年轮网络日记本  
 
2010年6月20日 晴朗 星期 日
2010-6-20星期天    晴

    捞, lāo,从液体里面取东西:~取,打~,大海~针。还有一义: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一把。
    在我班上出现了很多捞仔,捞女,肯定跟这两个义项无关。我知道,捞,在这群年轻人心中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纯粹称呼,朋友之间见到面,他们就打趣地说道“喂,捞仔(妹),吃饭没有?”“喂,捞妹,好久不见了,去哪里混了呀?”
    其实就是这样,“捞”字在广东人心里就是这么纯粹平常,甚至用来当作朋友死党间的称号,现在年轻人用字用词都非常随便,非常不考究,如要追究起来,肯定要吐几升血!
    最早,广东人称外省人叫“捞妹”、“捞仔”,这不是骂人,而是好称呼。因为1949年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举南下解放湛江(湛江旧称广州湾,曾为法国殖民地)时,当时枪炮响,时局乱,在城里有不少人失业,湛江解放后,在1950年下半年至51年期间,政府组织起饮食业失业工人搞生产自救,在赤坎区南华广场上(原文具店,今天的天马药房)成立了“工人酒店”,开展了生产自救,当时赤坎埠范围不大,人口也不多,往来人员主要是集中在南华广场,九二一路及民主路一带,留守在湛江的解放军部队人员比较多,有的搞垦植开发,市民当时称解放军叫“大军”,大多数是北方人,所讲的话,本地老百姓不懂,市民也没几个会讲普通话的,南与北语言对话不是怎么好沟通,有时对讲互有引起笑话。有一天,“大军”来到“工人酒店”找人问路和想到某个商铺买东西,但店里的工人都不会讲普通话,只有当时在酒店搞业务的吴自伟先生,他见识广,接触人多,稍微能听懂几句北方语,要规范地讲北方话就成了难题。当有北方人来,都是他出面勉强应答,当讲到“老兄”的字句,他自己说得不那么准,走了调,讲成了“捞松”,虽然对北方语的“老兄”与“捞松”的谐音相似,但还是被同事取笑,他曾一度有了外号,也被称为“捞松”。 当时在湛江的大军很有纪律,对本地老百姓也很有礼貌,开口先称呼“老兄”,然后再问要办的事,就是这有礼貌“老兄”的叫称,后被人学讲得生硬不顺,发音不准,变了讲成“捞松”,并闹出了不少笑话,“老兄”变成了“捞松”了,从此以后,本地人把外省人统叫成“捞松妹”,“捞松仔”或“捞松佬”。
    直到文化大革命后,减少一个松字,便叫成“捞妹”“捞仔”了,这样的称呼是本地方言简称,没有一点辱骂人的意思。称呼“捞妹”、“捞仔”只是在湛江地区范围内流传(包括原湛江地区管辖的阳江、茂名、钦州、东兴、北海等)外省没有这样的称谓,就连本省内的广州、珠三角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地都不是这样称呼的,只是叫“北妹”、“北佬”等而已,这类称呼也不是辱骂人,只是一个地方人的习惯。
    广东开放改革初期,广东人的普通话确实好差,能听懂的人都不多。当时,广东人对会讲普通话的人相当尊重,特别是那些下乡知青,更是尊重,认为他们有文化,有修养,有一点高人一等的感觉。所以,这种心态造就了广东人不排外的原因之一。当时,有某些北方人来广东做生意,当时他们一般称呼他人,都用“老兄”“老兄”。例句:老兄,可不可以帮个忙!于是,广东人反过来称呼他们的时候就学北方人的方法,但由于发音不准,于是就出现了“捞松”这个词。以前,有一句广东顺口溜叫:“捞松,捞松,唔食葱!”当然,这话证实是误传,因为,中国北方很多地方是吃大葱的。
    但再下来,“捞”被一些自卑的外省人和没文化的本省人恶意理解,变成了歧视的称呼,他们把“没文化、老土、没见识、呆头呆脑的”称为“捞”,只要你存在他们认为的缺点,他们都会叫你做“捞”,捞松此词最后开始延伸,发展出“捞仔”,“捞妹”,“捞婆”,“捞佬”,都有一点鄙视的意味了。

  我班上的捞仔、捞女,大概没有这鄙视的意味吧!是什么意思呢?思考中……
 
www.diarybooks.com 这里不需要喧嚣,只是想给您一个安静的写日记的空间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