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记本:《紫兰小语》
阅读:3966  
评论:0  
2016年7月23日
晴朗
星期
牌匾写春秋
                          牌匾写春秋
                            紫兰
    记忆中每次去武平,总免不了要去看看福建品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牌匾馆”。而每一次品赏,都深感震撼,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启发。甚或因了一牌一匾,便遐想联翩,禁不住想要追根溯源,痴痴地沉醉期间,脑海中幻化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生动画卷,一串串气势恢宏或妙趣横生的故事来。
    武平是一个经历千年沧桑的古县城,于宋淳化五年(994年)由场升县,是南海古国的发祥地以及疆域所在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牌匾之王”美誉的品藏文化牌匾馆,真可谓是牌山匾海,仰首俯拾皆是,牌匾不计其数。
    漫步期间,处处传递着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洋溢着浓郁的书法与历史文化氛围,飘逸着浪漫吉祥的诗情画意。构成了这方博物馆内独特的文化景观。叫人徜徉其中,留连忘返。
    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而且是文化标志,甚至是文化身份的象征。百度词条“牌匾”:“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商业语言。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中国传统建筑、雕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其功能为:功德声望、道德教化、建筑命名、府第堂号、商号招牌、自我激励、展示舞台或是关系纽带等。它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牌坊建筑、商号民宅等的显赫位置,向人们传达皇权族权、文化信仰、人物商业等信息。
    此牌匾馆里众多的牌匾,不仅书法考究,各体皆备,而且内涵丰富,文采飞扬,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尤为庆幸的是,馆中迄今还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代以来,甚至更早期的文人雅士的珍贵墨宝,是一笔丰厚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里可以见到清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题写的匾联:“乐意相关鸟语花香泉韵,天机所触书禅诗趣琴声”,以及民国大书法家游观澜的题匾“观国扶鸠”等名作。而这块“眉齐杖国”题匾,是福建首位清代状元、出使琉球正使林鸿年赠送他人的祝寿匾额,该匾证明在清朝末年,清王朝依然保持着对琉球国王进行册封的制度。还有许多历史名家的书法真迹或是相关的牌匾在这里也可以找到,如宋朝朱熹、清代伊秉绶等人的作品,着实叫人爱不释手。
    人们不禁好奇品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怎样馆藏到如此多的牌匾的?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找到了该公司石董事长咨询,他告诉我们,最开始萌生收集牌匾念头还是少年时期,一次外出看到老城区拆迁,老房子的牌匾不是折断受损就是丢弃在地,深感可惜,就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把牌匾买下,扛回了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专门成立品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人力不断到全国各地去收集购买牌匾等文化遗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馆内含牌匾2000多块,跨度上千年,最早的可追溯到后唐,最迟的是民国;门类众多,包括近百块各朝代的宰相题匾、40多块各朝代的圣旨匾、30多块状元题匾;这些牌匾来源范围广,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爱国、孝悌、劝学、教子、忠贞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领域。
    对牌匾的记载和研究,古今皆有之。虽然从古籍的记载中,我们尚无法考证牌匾起源的具体时间,但我们跟着史籍和资料可以一路追踪牌匾出现、发展和普及的过程。
    史书记载:周建城、街区,挂牌管理。春秋、战国,各国有地域、城墙挂国号分领地。至秦,中国有统一文字,“秦书八法,六曰署书。”说明牌匾已有专用的书体。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万里长城起始于秦,其有九大著名关口,关关有名,就拿居庸关来说,名字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居庸关设立后有关卡挂牌管理,此亦不失为一牌匾出现的可溯之源。
    汉朝四百多年历史中,汉文献记载的第一块匾应该是《说文解字》中所记的:汉高祖六年(即公元前200年),萧何题写的“苍龙”、“白虎”两关之牌匾,距今已有2200多年。
    至唐代,其时书法鼎盛,出现了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典范,对匾文书法已愈加地重视。身为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的颜真卿在《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一文中,讨论了碑额题写书法的要点。他所写的这篇文章不仅代表了一个著名书法家的观点,更是反映了朝廷从上到下对牌匾书法的重视,从而推动了牌匾的发展。
    牌匾历经了出现发展之后,到了宋朝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在许多资料中都有记载。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医药铺悬挂有“赵太丞家”的医药铺字号横匾,此外尚有四块竖匾,分别写有“治酒所伤良方集香丸”等。可见当时牌匾已由庙堂之上普及到了街巷以及寻常百姓家。在宋代的散文笔记中《邵氏闻见录》记载,太祖皇帝亲自规划外城门,当时独赵韩王普跟从。皇上指门上的牌匾问普:“何不只写‘朱雀门’,‘之’有什么用啊?”普答道:“是语气助词。”太祖大笑道:“之乎者也,助得了什么事。”赵匡胤是个马上得天下的君王。他大约不喜欢文绉绉的习气,所以有对门额“之”字那一番评论,但足见皇帝对牌匾的关注。皇上关注,官员们定不敢怠慢,于是牌匾作为给建筑物命名的功能,已不仅停留在单起一个名字而已,而是开始对题字的内容字斟句酌了。
    到了明清时期,牌匾已经是盛行普及到每一个城市,甚至村庄了,材质也是各种各样,从斋堂雅号到官府门第,从修身立志到旌表贺颂,牌匾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对牌匾的记载除了有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有专门论述联匾,在各地方志以及中央政府的钦定则例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关于牌匾的记载,同时牌匾又演化出了成为礼仪规范承载者的功能。
    通过对文献的解读,我们可以推测出这样的结论:牌匾约出现于周、春秋、秦汉,发展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从未间断过的证明,自从有了汉字,有了大型建筑群,就有牌匾。现存世界各地“唐人街”的牌匾,均有力证明牌匾文化是由中国传出,并成为中国人的符号。可惜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牌匾实物是日本的“唐招提寺”的牌匾门额,为桧木质,高148厘米,宽107厘米,额双钩刻四字二行,传为该寺初建时孝谦女皇(718-770年)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结法稳健,笔法雄劲,品相好。众所周知,日本的汉文化是受华夏文化影响,“唐招提寺”也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所建立,现为日本国宝级文物。
    牌匾集中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讲究内容的意境及文采。《后汉书•百官志》里说:“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在封建社会,那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政治规范政绩显著者,多被赏以牌匾,称“扁表”。获得官府或百姓的扁表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其中不乏对真正维护民族利益,为民伸张正义之人的表彰,如老百姓赠给海瑞的“海青天”匾,岳王庙的“还我河山”匾等等。但更多的是维护封建伦理的牌匾,如对众多烈女节妇、官宦人家的表彰,对当时社会起警策、训诫和宣传作用。
    牌匾中不乏官匾,多悬于公堂之上,内容则以表白为官清廉勤政者居多。宋太祖统一天下后,在自己的殿房上悬“公正明”手书牌匾,自警治国要公正。紫禁城内廷的第一座大殿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成为清王朝的一大标志。又如“明镜高悬”、“公正廉明”、“明察秋毫”等,是官员为表白为官初衷和抱负,喜用悬金匾形式昭示民众,并以此为鉴自勉。
    同时,有众多的牌匾为建筑匾,是屋、斋等居处以寄寓明志、缀饰美化之用的。如鲁迅先生幼年所读书塾挂的“三味书屋”木质横匾,用语切当,意味深长。如林则徐书斋悬有“制怒”牌匾,自警待人处事要冷静慎重。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两块牌匾,更是寓意深刻。
    民间根据礼节和风俗,在人际交往中也有牌匾交流,如祝寿时的“寿比南山”,建屋落成时的“华堂永昼”,添子的“文曲星耀”等。在闽粤赣台等地民居的大门口、厅堂或楼房上,往往悬挂有与该姓氏堂号有关的牌匾,如刘姓的家族一般用“禄阁流芳”、“禄阁家声”;李姓用“西陇望族”、“北海名流”;林姓用“西河世泽”、“九牧传芳”等。
    我国风景名胜、园林古迹的牌匾,使山岳生色,河川增辉。《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劝诸宾”,就描绘了题匾趣事。贾政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此话道出了牌匾具有美化景点的不可忽视的作用。金陵十二钗所居之处题写的牌匾有“蘅芜苑”、“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大观楼”、“缀锦阁”、“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稻香村”等,还有四字牌匾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这些同样说明了古人有用牌匾美化园林的习惯。
    中国牌匾中最多的应该是商家的“商匾”,其用字遣句皆寄寓吉祥如意、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等美好愿望。如旧时浙江绍兴酒楼上挂有“太白遗风”、“刘伶停车”等长方形青龙扁,显得含蓄多趣。现代商家所悬牌匾更是推陈出新,巧构妙句,如天津包子题匾叫做“狗不理”,饺子馆题匾“无所不包”,石灰厂题匾“白和起家”,当铺题匾“当之无愧”,音响电器行题匾“一呼四应”等,都很含蓄多趣,耐人寻味。
    目前牌匾依然最常见于商业用途,这是我国独特的一种传播商业信息的广告形式,它通过巧取文学作品、凭借商联文采、援引成语典故、附丽神话传说、名人题字,利用趋吉心理、采摘宗教词语、表达报恩情感、显示店家诚信等方式。负载着厚重的民族商业思想,折射出传统的文化色彩。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探讨牌匾的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不但有助于中国文化宝藏的挖掘整理和牌匾历史的研究,而且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启迪和促进作用。
    再次欣赏,怀古惜今,块块荣匾写春秋,待追忆,件件华艺巨匠心,绽异彩。古曲今颂,品藏天下。
给此篇日记加一个苹果 收藏此篇日记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此篇日记网址:
朋友的E-mail:
 
 
 
 
 
内容:
贴图:
  您尚未登陆,无法发表评论!请到年轮首页登陆
         
   
 
 
作者近期日记 《紫兰小语》
 
   2017年2月18日:五指香雪醉游人    
   2017年2月18日:三叔醉酒记:醉酒推车    
   2017年1月21日:上善共举,美好同行    
   2016年12月8日:憨叔正名记    
   2016年7月24日:邂逅青龙岩    
   2016年7月23日:文天祥与平远    
   2016年7月23日:牌匾写春秋    
   2016年7月13日:闲赋瓜豆一篱绿    
 

 

 
年轮网络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