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还记得文革期间要我们过“革命化春节”,大年初一住在我们厂里宿舍旁边,生产队的何队长(女队长),借用厂里张师傅的解放牌,去城里收垃圾做农家肥,我们站在拉肥料的卡车上高高兴兴进城了!回来时也只好和垃圾车一起回来。大概我们的儿女们从小就不怕脏不怕累也就是从小养成的。而我对如此过春节也习以为常啦!如今不同啦,见到报上又出现“环保春节”的字样,就联想到往事记忆。但对于环保春节(建议不放烟花爆竹),我老伴是举手双手赞成,而我却喜欢放烟花放鞭炮,热热闹闹过春节。这与环保有些矛盾,但一年之中只有春节这几天嘛。据市文明委倡议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贵阳市生态文明委昨日发出倡议,呼吁市民过节期间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以实际行动为贵阳的蓝天、好空气尽一份力。”这无疑是对的,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因此提倡选择电子爆竹、音乐、鲜花等安全、低碳的方式度过新春佳节,可惜并未受到积极的响应。不过直到今天小区内尚未听到鞭炮声。说道放鞭炮,我是从来不肯花这钱的。可是老伴却有几回在年货市场上,还给儿子买过烟花让他放着玩,她说:“过年嘛,总让他看别人放,自己没有得放,也怪可怜兮兮的,不是吗?”儿子即使是在“禁放”的那些年,他还带着他们一家人跑到花溪公园去远离贵阳城区(不在禁放范围内)放鞭炮,花钱求得一时之快啊!我说真是有钱没处花钱啦,跑那么远为的是图个放鞭炮听响声值得吗? 不管过的是什么春节,咱们的老百姓自己有自己的过法,就像我女儿每年除夕夜都要自己包点饺子,近几年老伴她是不吃的,而且“春晚”也看不完就睡觉啦!每年女儿、小孙女都来我家过除夕夜,能看别人家燃放的烟花,不过近年来放的烟花是越来越少啦!什么原因我说不清? 按照习俗我还是照样进城买年货,我先到万东花鸟市场,买了猫粮和猫尿沙花了25元,背回来还挺重12斤不算什么嘛。后来又去了星力大超市,其中专门给老伴买了一套玻璃茶具(玻璃杯带茶盘)29元。因为我前些天就用上了,用当前时髦的话说叫“情侣杯”吧,我不管叫什么,我觉得每天泡杯茶坐在沙发上喝茶看电视、看鱼缸挺惬意的。 茶几上的报纸头版的图片,是总理为棚改新区贴“福”——这是克强总理来到贵州山区黎平县(侗族)村寨。还到了贵阳视察很多地方。还有一个消息是正能量吧:本省贫困县罗甸县,大井河里钓起一条10重的娃娃鱼!有人出五千元要买这条鱼,可这位教师毅然决然的把它又放进了河里,因为他知道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又名大鲵山间盛夏的夜晚,伴随着泉水叮咚的琴声,常听到婴儿般的啼哭,这就是大鲵那凄惨的叫声。人们因此而称其为娃娃鱼。 多年前曾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来贵州。吃饭时有盘娃娃鱼,他拒绝吃国家保护动物!啊我们至今还怀念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