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记本:《心路历程》

评论:0  

2009年7月13日

晴朗

星期 一

新课改之我见
作者/米兰花开  
写在前面:
    顶炎热,冒酷暑,我们去市里参加了为期四天的新课程改革培训。住的是临汾一中学生宿舍,没空调没电扇,蚊虫猖獗,更可怕的是我们学校的九个女老师被安排在男生楼,还没窗帘,据理力争之后,被安排到女生公寓,可是床铺不够,打地铺。将就吧,只有老师能受得了这样的待遇,换别的单位人员,恐怕要闹个天翻地覆。首师大附中的郑晓龙老师做报告时讲了两句话:“前世杀猪,今世教书。前世杀了人,今世教语文。”幽默诙谐之余,也让人听出了弦外之意,教书难,教语文更难。权当自我解嘲吧。好在,我自诩为多思善想之人,一点浅薄见解,贻笑大方。下面言归正传。

    首先,语文老师应该有深厚的语文功底。课改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但这并不等于老师无事可做,喝茶看报。教师不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而美其名曰让学生自主学习,这必然是无序且无效的。听说读写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语文老师的要求。很难想像,一个除了课本和参考书之外,什么书都不读的语文老师能指导好学生阅读,同样一个从不动笔写文章的老师能指导学生的写作。况且,课堂是未知的行程,很多问题出乎意料,难以把控。老师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没有熟练的应对技巧,那必将使课堂流于形式,流于肤浅。郑晓龙老师积淀丰富,知识渊博,秦梦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们是传统教学的楷模,也是教学改革的先锋。可见,深厚的语文素养是一个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前提。
    其次,教改应该是传统教学与改革的结合。尽管有人称这次的改革为“剪辫子”“放小脚”,但教改绝不是颠覆性的革命,传统教学中有很多的智慧,是千百年来的沉淀,完全推翻,另立锅灶是愚蠢的。穿新鞋走老路也是要摒弃的。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不无道理。可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师是极不冷静的,非左即右,忽冷忽热,厚此薄彼,过犹不及。这张作法容易碰壁,容易走弯路。改革的观念应该是前沿的,改革的道路要博采众长。
    再次,教改要有自己的独到之见,有创新。一种浪潮中,我们最容易乱了手脚,迷失自我。各种方法,各种经验漫天飞舞,孰是孰非,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科学的态度。于漪、魏书生是教学名家,令人叹为观止,但有几人能学到手?洋思、杜郎口模式,让人大开眼界,但有多少学校能做到位?成功可以借鉴,但不能复制。因此,我们要把别人的经验拿来,反复咀嚼,去粗取精,经过思想的锤炼,因时、因地、因人创造新的品牌。

    以上几点浅薄之见,也许是自以为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检验吧。
给此篇日记加一个苹果 收藏此篇日记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此篇日记网址:

朋友的E-mail:

 
   
 
 
 
 
   

内容:

贴图:

贴图预览(VIP会员专有贴图)
       
   
 
 
作者近期日记 《心路历程》
 
   2009年7月13日:新课改之我见    
   2009年7月5日:陀螺般旋转    
   2009年6月30日:考场随想    
   2009年6月29日:教育:必要的惩戒不可少    
   2009年6月28日:那年 夏夜    
   2009年6月27日:甲骨作文引争议,是非曲直大家断    
   2009年6月20日:绿坝,能否为花季护航?    
   2009年6月5日:为辩论会设计开场词和点评语    

 

 
年轮网络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