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网络日记本  
回年轮网络日记本首页

评论:

 

2007年11月3日

晴朗

星期 六

修身养性    作者/紫金山人
(2007年11月2日写)
    今读叶景葵(1874—1949)的《寿诞答辞》一文,这是叶老在60岁寿诞上的答辞,大多写他从小“七劳八伤”,为身体所困,感到身体之重要,后发现健身之法,从而谈了些养病的经验,以醒来客。
    叶景葵,浙江杭州人,近代有影响的实业家和和藏书家,1930年起致力于浙江兴业银行40余年,是个人物,所言方法,应为真实,值得采信。
    他谈到他十八岁时,在他父亲书房看了一本书名叫《人生要旨》的书,书中有一句话:“打坐调息,可以益寿延年”。从此,他打坐调息,终身不辍,受益非浅。当然他还习了一二种体操,亦能长期坚持。他称:“我的身体,自五十一岁起,一年好似一年。”而我之身体自三十岁以后却一日不如一日,真得让我伤感。
    阅读该文后发现,叶老身体之所以越活越好,盖因其掌握了两条健身原则。第一、心静。他身居要职,事务繁杂,百事烦心,通过“打坐调息”而得心静。第二、运动。坚持一、二种体操,数十年不辍。运动之法,贵在坚持,最忌一曝十寒,而叶老虽事务繁多,仍能坚持,久而久之,身体岂能不好。
    我之身体,自幼较差。客观上,小时家境贫寒,营养不良;十年寒窗,伤心劳形。主观上,我喜静怕动,思虑过度,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致使自己长期体弱多病,尤其慢性毛病,从上至下,该有的大多有了。经常感觉浑身不自在,每年至少两次伤风感冒,都能牵延月余,吃药也不见效,经常担心某一日忽不支而西去。
    前些日子,感冒方愈,目前身体尚在复原之中,今读叶老一文,眼前一亮,我也算是“七劳八伤”之人,何不向叶老学习健身之法,也从两个方面入手,好好保养自己的肉身,使之能更好的为我所用,使自己不至于“英年早逝”。
    心静之法。打坐调息,气守丹田,控制呼吸,就能控制意念,使自己不去胡思乱想,这是我的首选。这和和尚之敲木鱼、捻佛珠等防止自己意念散乱的强制之法很是类似。我还想起一友人曾劝我写写毛笔字,友人讲:常习毛笔字,屏气凝神,修身之法。
    锻炼之法。可不拘形式,贵在坚持。我尚年轻,家有哑铃,可睡前举举,另外,晨跑、散步、打打羽毛球,亦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量力而行,每日能有三十分钟以上时间,使自己热热身即可。非特别情况,一日不可废。
    我肠胃不好,而我吃饭又显贪婪,好辛辣,实在不妥。我是苏北人,本喜面食,但是几年前到江南工作,大多时间在单位吃工作餐,米饭是主食,鲜有面点,似不适合我之体质。我考虑改为以面点为主,不过量,少辛辣,万万不可贪吃。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道德之舍也。没有良好的身体是什么也干不成的,自古伟人没有不注重锻炼身体的,我虽俗人,但能带着一副臭皮囊来世间走一遭,实属万幸,不好好体谅它、关心它、锤炼它,实在对不住它。何况我还要驱使它,让它为我做事,养家糊口呢!我亦不是贪心之人,如叶老七十有五足矣!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收藏此篇日记
给此篇日记加一个苹果
 
     

此篇日记网址:

朋友的E-mail:

   

  来自:苏雅   时间:2007-11-9 10:21:13   

内容: 建议学打太极。买张碟或书就可以自学,时间地点也可以自选,效果也很好。

 

内容:

贴图:

贴图预览(VIP会员专有贴图)
       
 
 
《一汪秋水》
 
   2007年11月8日:如果我死了,女儿怎么办?
   2007年11月8日:我练习说话
   2007年11月6日:谈读书
   2007年11月6日:今天孩子没溜冰
   2007年11月4日:秃头随想
   2007年11月3日:我和父母通电话
   2007年11月3日:修身养性
   2007年11月1日:漫游清凉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