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网络日记本  
 
2023年5月23日 晴朗 星期 二
     何赛飞声泪俱下的控诉我看到了,不止一遍,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一次次的看,从最早心里的一片荒凉,到心里的一片茫然,再到喝着茶时,我又一次看到,然后我知道了为什么。 
     那是多么久远的事了,我都想不起来了,就是这一遍一遍的毫无目的的看着,有痛心又无奈,却是为了记忆里某些缘起。
     那个贫瘠的中原乡村是我童年记忆的地方,那时候,农闲或者赶大集或者某个村子有喜事会有流动的戏班子,他们是平常无味乡村生活的调味剂,七大姑八大姨的集在一起,更是小孩子喜欢的热闹场景,有白天,有夜晚,白天的戏老人看得是比较用心的,小孩子的注意力在那些年一些小吃上,米花糖一分钱一个,经常拿着一毛钱去买一个,然后找来的钢镚就在口袋里叮叮当当,那声音就是心里快乐的歌唱。
     我更喜欢戏台下摊着的小人书,再掏几个钢镚满足一下精神需求,那是记忆里太美好的事情了。那么多小人书,那么一大滩,我总是觉得那个摊主太富有了,《茶花女》《红楼梦》《岳飞传》《杨家将》,很多很多。
     我的快乐只有白天是不够用的,夜晚才是我认真看戏的时候《定军山》《西厢记》《打金枝》,《苏三起解》,也有开场的丑角热场,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多年后读《红楼梦》才知道这是开场程序,生旦净末丑,家国情仇,爱恨痴怨,那时候懵懵懂懂,似乎触动到一些,似乎又什么都不动,漂亮的小姐丫鬟出来时目光停留多一些,丑角也搞笑有趣,最不喜欢那种长胡子的老人和老太太啰啰嗦嗦的唱着,慢慢的踱着步子,总是磨磨蹭蹭不肯下场。不动那些看戏的老人怎么那么有兴致,陶醉于那么长长的腔调,陶醉的像是喝了几两烧酒似的。
     我那时候是个精力旺盛,自己有主见的孩子,邻村的戏回去看,看了白天,夜晚也要,一起来的年长的哥哥姐姐要回家,我就自己留下看。有时候半夜还没回家,妈妈就会找来,找不到我的妈妈急的见到我时会气得扬起手臂,然后又放下,一边数落着她吓得连一路的机井都拿手电照着找找的辛苦和担心一边拉扯着我赶快回家。
      我也喜欢看演员们在后台化妆,长长的衣裙,华丽的冠带,还有背旗那么漂亮,那两支长。长的山鸡羽毛都是在梦里都梦到的稀罕物。
      我从来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但是 乡村唱大戏的日子时我的节日,记得有一次发烧了,依然要去,妈妈不放心,就带我去,遇到一个爷爷非要给我一个烧饼,那只烧饼,那个爷爷,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一直在我记忆里。
      是因为我生病,是因为我只有这一次遇见他,还是因为那是看戏的一部分。
      那些唱戏的人在当时我小小的心里是十分羡慕的,现在想想,也真是一种艰难的谋生。
       那时候的乡村会偶尔来马戏团的,小猴子表演,小孩子骑独轮车,小狗钻火圈,说书的艺人更是会在麦场上,在一盏等下,或者谁家的院子里说一段引人的故事。
      很长的时间,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的确是,我戴过红领巾,入过共青团,但我真不是因为信仰什么,只是从众如流,在我能选择的时候,我选择做一个自由的群众。虽然不曾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但我还是黯然了很久。
      后来的某一刻,有些东西在我心里突然醒来,我的黯然如天上的云朵退去,天空是清澈的。那些看过的戏听过的书,还有乡村里口口相传的公俗良知,祭祀教化,还有父母的言行,这些无形的共同组成了我的世界观,就是我的宗教信仰,信仰善良,信仰正直,知道这世界有黑暗但要往有光处努力。
      就像我读到王阳明临死那句:我心光明,夫复何求!就特别的洞开,特别的能懂得,该怎样走,往哪里走。
      只是这些,都是一些散失的记忆了,不是何赛飞,我都不记得还有这些。我懂她的呐喊,那更是坚持其中人的泣血哀鸣。可是时代的洪流,什么时候为此停留过。博物馆里都是好东西,好得只能凭吊了。不再是当下,不再是生活,只是美好的遥远,遥望,感叹,哀伤,绝望......

     
 
www.diarybooks.com 这里不需要喧嚣,只是想给您一个安静的写日记的空间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