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读高中时,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总听到父母吵闹声。也会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对未来的担心。相应的也会产生对未来的幻想。那时,大概1993年左右。依稀记得,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我暗暗盘算,当时普通人的工资大概四五百元,如果我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工资,那该多好!当时考虑着,等我参加工作了,或者说通货膨胀,一个月的收入该有1000元吧,一年就一万二,参加50年工作就收获60万。当时,对赚这些钱的愿望是很迫切的,也相当于是我最原始的动力。那时,老爸的房子也刚做好没几年,2层共2百平方花了5万元。所以那时的60万,相当于12套200平的自建房了。到如今,46岁了,离93年有30年了,赚了多少吃了多少花了多少。最大的收入应该是买下的房的增值部分吧。当初108万买的房子现在值320万。平时的工资也远超1000元了。当时的1000元是三四线城市的工资,而我是在一线城市工作上班,最早也有4000多元,然后,现在有20K了,相当于二三年就能赚到之前50年的钱了。但按12套200平的自建房计算,估计一套要50万,12套要600万。正好是之前的10倍了。还可以工作15年,考虑上通货膨胀平均每年30万,也有450万,之前25年平均10万一年,也有 250万,看来也仅仅是刚完成任务呀!钱到哪儿去了?买了个110万的房,买了个280万的房,贷款180万。自己支出210万,其中包含老爸房子的拆迁款分的50万,自己的钱只有160万,这 160万里还有老婆的工资收入在里面。钱到哪去了,算不明白了。当初的理解愿望完成了吗?当初的60万完成了,折合成12套50万元的自建房也能完成。只是我爸当年那套5万元建的房子,政府拆迁后补偿了300万元,相当于翻了60倍。要按60套自建房每套50万计算,共3000万元了,那是回天之力,完不成了 经分析比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如果我在三四线城市工作,肯定完不成任务。如果我干的行业不是工程预算工作,也肯定完不成任务。毕竟,工程预算工作也象医生一样,越老越吃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