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年轮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也有用得不顺手的地方需要修复,不过没关系,它就像树的年轮一样,每年的一圈,都代表它在成长。事实上,许多的告别是静默的。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离去,也没有特别的仪式。幸好的是,年轮一直在这里,她也许会一直在这里,像一道港湾。——糜浮”
这是糜浮版主之前在我日志下面的评论。很喜欢版主的文字,看起来很舒服,备份一份做为这篇记录开篇吧。
回来原因大抵是,一,情绪需要一个突破口,二,不想一个人吧。
爱想但又不爱说话,情绪总要有个出口,所以就用文字吧。
自己呢,远嫁他乡,没有亲朋,婚姻名存实亡,没有亲近的人,工作通过网络,不用见真人,喜欢一个人呆着,所以嘴巴这个器官,以年计,除了唠叨孩子,基本上就只是用来进食,偶尔给孩子读书或者和孩子聊多一些,嗓子就会哑。
当然,不得已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也是自己的选择,比起社交,更喜欢一个人呆着,做手工看书学习等等,不管哪点,都觉得更为有兴趣。而交朋友?连老友都甚少联系,在这个没有感情的陌生城市,更没有结交新朋友的欲望了,何况到一定年龄,结交到好友的可能性近乎为零。老友呢,她们都是不在网络上做过多停留的人,没有共同的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过着彼此的日子,也就渐行渐远,只留了一份情谊。
都说人是群居性动物,而自己喜欢一个人呆着,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与人世格格不入?
在前几日刷微博时,看到一个短视频“松鼠在一周时间的自然降解过程”,看到这视频时,有那么一瞬感觉挺轻盈,好像所有忧喜都不在了,然后随之而来的是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吧,死亡是每个动物必定的终点,没有思维的动物生死自然,而对有思维的动物人类,被各种所谓的大事或小事缠身,很大程度上是自动屏蔽掉自己会死这件事实吧?没有屏蔽掉的,或陷入恐惧中,或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尽可能过好每一天,到走那一天也可以走得坦然。
对未来,只觉自己可能注定孤身一人,或者说是渐渐的一直在做最坏的打算,做自己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打算,比如老死在一个房间,一个街道,比如没钱治病,宁死也不愿意让自己并不亲近的人,或者是让别人辛苦去照顾自己,从而选择一个人自然死去。遗体捐献早已申请,虽然最终是否能被用上,这不受自己控制,还是要取决于别人,不过至少在自己面前,为这个躯壳找到了一个归宿。
在看到松鼠降解这个视频,有感受,想写出来,但突然不知道写在哪?写朋友圈?不能全公开,不全公开又写给谁看?目前偶尔写朋友圈只是为了让母亲偶尔看到我的动向,这种话怎么去写?写微博?写论坛?貌似都不是适合的氛围或者圈子。
那写在仅能自己看到的电子文档中?也就是在想到这点时,突然觉得,自己并非异类,并非想或者可以离开人群。虽然写出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倾吐情绪,并不像以前像是在发出求助信号,或者是希望有响应等等,那为何不选择去自说自话呢?
于是……嗯,如果说文字是灵魂的有形呈现,灵魂还是希望能碰触到人吧。在年轮公开书写,一方面,或多或少这里都是气息相近的人,对自己而言,又都是陌生人,可以放松写。另一方面,即使没人看,但只要有人打开这个页面,就有人气儿,这种感觉,就像在荒原和在一个房间的区别。一个人,已经无话可说,如果灵魂也束在一个人的范围内,好像有些窒息。所以,两个月之后的今天,又回年轮了,然后在文字的絮絮叨叨中,找到这么个理由。
而在这里的写,除用文字的方式消解情绪,另一方面就是借此去厘清思路,太需要通过写的方式打理打理情绪与生活状态了。
最后,感谢年轮一直在……
再次回来,然后继续用写写写的方式滋养彼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