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待了一位来咨询的家长。言语间颇为不屑,感觉你说啥都是在搞推销。他是个工程师,以前经常出国,吃了哑巴英语的亏后自学成才,勉强能和老外交流。从两岁开始就给娃娃接触英语了。我听得心惊胆战,他那蹩脚的发音是怎样给孩子做启蒙的呢?
经过测试后,我们都很清楚孩子的现在的问题。一是不记单词。二是能听不能说。
对此,他提出以下要求。1.就此两点给出解决方案。2.学后可达到什么效果。3.何时才能看到效果。4.如何与以前学习的知识做衔接。
我一一解答,后来竟笑起来,说您的言语前后矛盾。一方面强调不注重应试,一面又担心这里的课本跟不上学校的节奏。一面想让娃娃快乐的学习一面又极力主张她参加各种竞赛。我提醒他,作为家长切不可急功近利。不能让孩子感觉她是在被逼迫着或在家长的意愿下学习。不然她会产生依赖感甚至反感。
最后,他也笑了。说自己平时很忙,基本是妈妈在管娃娃的学习和生活。母女两也是刚从外地来这里。在旁边一直不开口的妈妈终于摇摇头,说一点都不喜欢这,神色颇为不爽。看看她时髦的发型却掩饰不住头顶的白发便可知这位母亲为这个家付出不少。
妈妈很务实,在我和爸爸大谈管理经的时候跑去找了孩子,说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娃娃手上。孩子喜欢我,家长也极力希望我上课。
我说平时要搞管理,不能全心地照顾学生。
爸爸犀利的小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喜欢做一件事他便会想尽办法去完成,如果不喜欢做一件事,他便会找千百个理由。
那么问题来了。
我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对于教学这件事我是怎么看的呢?
那么多年的教学积淀,总觉得自己说得比做得好。我能成为优秀的培训师,但并不能真正很好的管理班级。我在自己一手带起来的老师身上看到很多闪光点。比如规则性,比如执行力。这些我都有,却欠火候。我的随意性太强,太容易打破那些框架。我的性格太柔软便不能成为真正的严师,严师出高徒,这是有道理的。
已经很久没有在一线上课了。也不想上。以前是逃避是懒惰,现在不能这样,就面对。
我希望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并予以改正。
这是个好机会。
跟那位爸爸的谈话让我想了很多,可怜天下父母心,觉得担子也挺重的。
最近一直在想一句话:
人生很短,若能认真做好一件事便也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