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最终还是没抵住诱惑,将中午回程的高铁票改签至傍晚了。 然后,随大家一起去了一趟安昌古镇。 安昌给我的印象不是很热闹。 我们中午12:30准时出发,约半个多小时车程至安昌,全体下车。 走过“安昌古镇”的牌坊,是一个干净石板小广场,跨过廊桥,古朴的建筑就映入眼帘。沿着石板路一路行来,一边是波光粼粼的不太干净的河水,不时有乌蓬船慢慢远去,河边间或有老人在洗着衣服,各式的古朴石桥横跨在小河之上。另一边是一路铺陈的老屋,店铺、作坊或民居,家家门前都晾着一串串的腊肠、腊鱼、腊鸭,门前摆放着绍兴霉干菜,笋衣,笋干。虽说是做生意,却也不过分招徕顾客,有些店主在店铺里勤劳地干着,箍木桶、做乌毡帽、做纸花啥的;还有些店主,懒散地和周围的邻居闲聊着,或在老屋门前三五成群的,搓着麻将,或打着纸牌玩儿~ 曾去过西塘,同西塘相比,这里真的比较原始,没有一般旅游景点的浮噪和俗气。 这里的古建筑有很多,比如最早的钱庄,古老的石板桥,明清的房屋~ 除了地方风俗馆,这里还有一个绍兴师爷馆。据说这里古时候盛产师爷的。 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主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师爷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钱粮会计(财会)、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称为作幕、佐治或佐幕。 “绍兴师爷”称除了指绍兴籍师爷以外,又经辗转流传,成为一般师爷的统称。想当于现在的顾问/律师。职业而已,不能说是反面人物还是正面人物。(这段文字资料,是我搜集来的,也算是对这个地方的文化的一种读解吧。) 回来的路上,在居民摊点上买了点香肠和笋干菜,算是为这个小镇上的居民做点贡献,也作为这一趟行程的纪念。 下午3点,活动结束,我们告别安昌。 人生匆匆,这一次的别离,或许就是永不再见! 愿这座小镇,能保持住这份久远的纯朴和美丽,让来这里游览的人们,暂时可以避开纷繁嘈杂的尘世,静心沉醉在这古朴的时光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