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我到老年才喜欢起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来了,因为童年的记忆往往联系着这些重要的节气。望文生义小雪的意思是,表示降雪开始的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冬天唯一的礼品。常言瑞雪兆丰年嘛!我喜欢冬天的理由有二,一是有个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寓意着年对我们生活中是何其重要啊。二是我喜欢看大雪纷飞的情景,也喜欢呆望着零星的小雪花,从天空中慢慢飘落的样子。古人有云: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本城的气温,已然是最低五度最高也只有八度啦,我们这儿地势较高,一般还要比市内低上2度呢,不过因为四周的高楼拔地而起,也能为我们改变一点小环境的温度吧?不过到今天我家的取暖电器,还没有正式使用,那天听查电表小姑娘讲:“老爷爷现在是实行的阶梯电价,您不超过170度,钱不会增加的,如果超过了,那可就贵啦!”她始终没正面回答我问的问题,我问多少钱一度?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0度这条底线。我始终没忘那年开始用新买来的电炉子时,拿它连取暖带做饭,一个月下来开支了三百四十元电费,后来再不用那费电的“铁炉子式样”的取暖炉啦,原因是太费电。前年女儿给我们买来个“多功能取暖炉”,也许能省点电吧?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是属于多年前的“电热户”电费比别人家还是省一些的。 回想五十二年前,初分配到学校时,听说只有到了12月5号,才能领炉子发煤取暖呢。为什么是这个日子呢?大概当时那位省局下放来的“姜科长”也是按照大雪节气来定的吧。忽然想到有一年毕节地区局,因机房失火损失很大,王局长下令所属大小机关单位,一律不能使用明火取暖(含各种电器),省局发了“取暖费”,学校给学生发了暖水袋,我们大家干受冻,此种做法无疑是因噎废食嘛,但有谁敢反抗呢? 回想起我童年在北方农村,那时候一到冬天棉衣、棉裤、棉鞋、这还不算,还有棉袜子、和棉手套、棉帽子、特别是还有一副“腿带子”(每天缠在裤腿下面,防风从裤腿进去),因为那时候小孩不穿短裤,更没有什么衬裤,下身就是一条棉裤,防风的确很重要。还有就是大人们天寒地冻不出门,坐在暖暖的炕头上,以此来所谓“熬冬”(冬季养生),而小孩们盼着下雪,那是因为雪天麻雀雪地里找不到食吃,可以在院子里扫一小块空地,撒上一些粮食,在上面支起一个农用筛子,一根长麻绳拴在支筛子的木棍上,待麻雀进去吃食一拉绳儿,就可扣在筛子底下,这可是雪天除了堆雪人,到南坑冰上溜冰(其实是双脚在冰上出溜),最好的也让我很难遗忘的,冬天雪地里用筛子捉鸟的乐趣啦!但是捉到的老麻雀,并不能喂养,因为它生气不肯吃食,一天到晚就只在笼子里乱碰乱撞,母亲也告诉我这老鸟是养不活的。我想这乐趣全在于捕鸟的过程之中。记得“文革”时期和老陈两人守农场,闲着无聊也以用筛子捕麻雀为乐,原来把麻雀扣在筛在底下并不难,可是从筛子里面把麻雀捉出来,却很费功夫不很容易啊..... 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北方故乡的雪天更是令人难忘,自从到了这祖国的“大西南”以后,在没有过多雪的冬天啦,唯有的是阴冷潮湿的雨天啊!期盼不知何年何月能再回到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