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小雨转阴 8℃~13℃ 不知说啥好 大约是八十年代初,我同省局和市局的两位同志(浦处长、小林)出差,地点是南京某学院,吃住都在学校内。记得那时候学生好像都是些“工农兵大学生”,而我们的任务是短期培训,各地的中专院校,都派了老师等人前去参加。我有机会参加学习,也算是一件幸事。给我印象至今没忘的有几件事儿,其中有一天早晨,我们在学生食堂排队打早点,当时食堂的早餐真丰富,花色品种很多。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刚出锅不久的大油条,这令我食欲大增!排队的人很多也有点挤,就在我依次要到窗口时,只见一个在我前头不远处的一位男生,他买了一大摞油条,当他转身离开时,不知怎的掉了两根大油条,我眼睁睁瞧见落在地上的热腾腾油条,真觉得太可惜啦,就在这时不知是哪位同学,随脚一踢就到了另外一排队伍边上,只见那边一位男生也不甘示弱,又将油条踢了回来,我见此情形十分“愤慨”!可又不知应做何处理?事后我和浦处长说:“您看如今的大学生,真不知爱惜粮食啊,两根油条就这样用脚踢来踢去的,多可惜呀!”我想当时在我们中专学校就不会发生此类事情。此事我回来后跟别人不只说过一次,因此在我记忆中存留至今始终没忘。我想他们那一代年轻人,可能没有赶上“饿饭的年代”,更谈不上能知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啦。 周六,照例女儿一早要去爬山,她回来时途径省府对外食堂,那儿每天早晨卖包子,以前五毛一个,后来涨到了一块,而且包子是越来越小,因此排队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乃至昨天女儿说已经没有人来排队啦!女儿跟她老妈说,那包子有什么好吃,可我老爸还就是喜欢。大概为此她后来不知在哪里?又特意买了几个“破酥包”,还特意在盐务街有名的那家鸭子店,买了烧(卤)“鸭子”(据说每天只卖一小时,生意特别火),并且买了小蛋糕、洋点心和面包。她下车后又在我们对门“怡果鲜”买了高价水果,红心猕猴桃、国产无籽提一盒33.42元,还有云南大石榴,合计起来八十元左右。我觉得她花钱太多,她老妈和我平日买点下架水果,我们觉得就很满意啦。最后我们分一半让她带回去了。可是她却振振有词地说:“挣钱不就是为花的嘛,该花就花了。”后来她还笑嘻嘻的对她老妈说:“我买破酥包子时,我拎在手上的袋子(装包子的塑料袋),摔得摔得不知怎的掉在地上了一个。”她老妈接着说:“你怎么不就捡起起来呢,把包子皮一剥照样能吃。”我本来想说你把它捡起来,放在路边干净护栏上,兴许有过路的劳苦人拣去弄干净吃,就是拿回去喂鸡喂狗的也好啊。我借此机会本想告诉她,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简称饿饭的时候),我和老伴在从小十字奔大十字走,她手里拿着一块包谷粑,不小心被小乞丐猛然抢了一把落在地上,只见那小孩捡起来就往嘴里放,那真是饥不择食啊,此情此景至今难忘啊!又一想,她主动说出来的,我就别说了,否则以后她就不再说了。 或许假设我们的后代儿孙们,也同样经历过那忍饥挨饿的年月,也许他们后来就不会再浪费宝贵的粮食了吧? 当然喽,除了我们这一代老人,曾因历经过多次政治运动的煎熬,往往触景生情以后,一时间回忆起那艰苦难忘的岁月,年轻的一代怎么会想到那过去的岁月呢?值得庆幸的是历史翻过了那悲惨的一页,只是可怜那年月中,无端饿死的冤魂野鬼,至死也不会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我盼望有朝一日(如今也有些苗头),总会把隐藏在秘密档案中的,真实的历史资料公之于众,真相大白于天下,以此来慰藉亡灵.....此生此世我怕可能赶不上那一天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