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村,也是同学阿蔡推荐我们去游览的地方。 4日下午到了才村码头,由于天气原因,近在咫尺的洱海低调地藏起了娇容。于是,我们转向了南面的湿地公园。只见莲池伸延、绿树成行,几段木栈道连接着土石村道,水岸村庄裹上了清雅的衣装。
远远望见一座高于村屋的黄房子,进去一看,是一家自称“10分2”的客栈。参观其已装修好的部分“主题海景客房”,却是大呼过瘾。这些客房大小不一、各有主题:有的是船居,客床凹下如舱;有的是树居,房中一树连接上下层;有的是童趣房,或在床边装了滑梯、或把抬高的床下变成了玩具室;有的则如囚室,挂着手铐的墙上大书“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还有一间是满墙涂鸦,以纸箱皮席地为铺。当然,也有独居高处的套房与单人间。选择在这儿小住的旅客,都别有趣味吧。 沿路走上一段伸向湖面的小桥,尽头处是一深圳人经营的“海上咖啡1969”(备有少量客房)。这是由村里的老抽水站改造而成的。置身悬之水上的咖啡座发发呆,甚至在此留宿,貌似会有点遗世独立的大侠风格。
村道一侧,一座白色的房子上有“而居当代美术馆”的字样。A先生联系了房子的主人韩先生,让我们入内参观。72岁的他,白色衣裤、红色吊带,崩克发型,原来是台湾作家三毛当年的第二位绘画老师、后久居纽约的照相写实主义油画家韩湘宁。这座房子是在一爿鱼塘之上建起来的,既作工作室也可作展室。 韩先生领着我们在楼上楼下参观。房子里除展示他自己的作品与藏品,还四处陈设着他在当地搜罗得来的各式旧物,有的摆在楼道边,有的就直接嵌挂在墙上。 问他为什么会在大理长住,韩先生说首先是气候好:在纽约会有花粉过敏,而这里却不会。不过,一位美术家还需要有足够量和质的艺术交流吧?他说,是的,会有很多朋友过来一起做些交流,比如在这个月末就会有一个展览。 韩先生直言他自己很喜欢这个开放、包容的“小纽约”,甚至会在网上与别人争论。对大理的事情自然关心,谈起我们刚刚参观过的农村电影博物馆,他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具体建议。
洱海西岸的这个白族渔村,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小小提示:才村离大理古城约4千米,出入主要靠公交,也可以租自行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