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就像一粒糖果,既能让孩子吃了后感到快乐和甜蜜,也能让孩子生出蛀牙。尤其是被爸爸妈妈的赏识“包裹”大的孩子,不仅会被包裹住了眼睛,只能看到自己,而且他的心灵也会因此不能再体会到人生的快乐。 先来看看这样一个小姑娘的故事: 小姑娘名叫小可,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可的妈妈是觉得小可的自尊心太强,特来寻求帮助的。小可的妈妈为了让我了解她的孩子,提前将小可的“成绩”打印了出来,我翻了一下,大概三页纸,满满的全是小可从小到现在活得的各项奖项。“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我只列出了小可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成绩。”妈妈轻声地告诉我,带着些许谦虚。这些奖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领域。比如,“春蕾杯作文大赛一等奖”、“全国少儿英语大赛特等奖”、“钢琴大赛一等奖”、“联系三年的北京市”三好学生“······ 惊呆的同时,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什么样的家长能教育出这样的孩子呢? 妈妈告诉我,小可生下来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就比别人强,属于那种早慧早开发的孩子。小可的家庭环境和别人不同,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爷爷奶奶都是知识分子,姥姥是已退休的中学校长,姥爷已经过世。所以,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小可学习的欲望很强烈,而且兴趣也非常广泛。但现在让妈妈比较头疼的是,小可的自尊心非常强,她给我举了两个例子。 “有一天,小可的舅舅来家里玩,舅舅是个导游,总是给小可讲各种各样的历史或风景故事,小可也非常喜欢这个舅舅。吃饭的工夫,他告诉我要去参加一个涉外导游商务英语会话培训班。他说,要提高一下自己的会话水平,再跳槽到轨迹旅行团工作。舅舅走后,小可就闹着要让我给她也报名参加那个商务英语班,说:“舅舅说了,参加那个班能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我也要参加,妈妈你必须给我报名。”我说那是打人参加的,不收小孩子。她就不高兴,一直和我闹情绪,说什么舅舅参加了后,英语会话水平提高了,自己和他没法对话了怎么办,等等。最好,她自己打了电话,对方说她太小了之后,又让我给她报了另一种儿童的口语班才罢休,不再提这事了。” “还有一件事,让我想起来就很担心。小可的班上有一个小女孩,每次考试排名都在小可的后面,也就是第二名。有一次,这个小姑娘不知从哪里得到一份练习册,被我们小可看到了。回家后,就闹着让我也去买。我跑遍了北京的各大小书店也没有找到。小可从开始的闹情绪,到后面干脆就不愿意去学校上课了,说如果自己不做这些题,那个小姑娘做了,万一她考到第一名怎么办?我怎么开导都没用,第二天她真的就自己请假不去学校了,刚开始我以为孩子只是赌气也就没去管她,可眼看着都三天了,我真着急了,而且老师那边也来电话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我被逼无奈,就找到了她们班里另一名同学,让她把小女孩的练习册借出来,我复印了之后又还了回去。我也知道这样很不好,但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当我把练习册拿回家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小可看到练习册高兴得不得了,拿出笔就做,凌晨1点左右做完了才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 我不知道妈妈们听完小可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小可在班里属于人气好的一类孩子,学习好,愿意帮助他人,团结同学,从不摆架子,大家都很喜欢她,从她每年都能被选为班长就能看出同学们对她的认可。那么,妈妈的担心是有必要的吗?小可的问题是妈妈说的那样“自尊心太强”吗?我估计对小可的问题每个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先抛开这样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差”“太骄傲,只能听到肯定和赞许”这类的可能性不谈,我对小可最大的担忧就是:他不懂得去欣赏别人。不欣赏别人的背后是不接纳别人,不接纳别人的背后就是对自己的高要求和高自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要求都能达到她所期望的效果,等到那时,毫不夸张地讲,悲剧就有可能发生。小可一定要上舅舅报名的会话班,就是因为对自己的高要求,再往前推就是不能允许舅舅在这一方面超过自己,那么从另一个角度讲,她不能欣赏舅舅比自己强的一面,更不能接纳一个强过自己的舅舅。对班上那位名次仅次于她的女同学也是这种心理。但天下之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再优秀的人,都会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等一旦遇到了,小可会怎么解决内心的这份不安和焦躁呢?年年报道的各个高等学府中的优秀学子因为不嫩肤面对新的环境,不能接纳自己在班中显得一般的现实而采取一些极端行为的例子还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