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北京之后,才觉得生活在夏天里。没有经历北京连绵的暴雨,但看到了暴雨之后凸显这个城市基础建设中的种种缺陷。
想起那天一清早踏上北京的土地,我无限感慨的说:以前每次离开北京,都会十分想念,总想赶快回来;唯独这一次,我回来了却一点都不高兴,宁愿永远都不再回来。
这样烈日焰焰的周末,只能躲在房间里,吃东西、听歌、看电影、睡觉。我多么怀念那已经过去的那个悠闲惬意的假期,怀念家乡冰凉的夏天。
这几年的家乡风景,一改我小时候山光水浅的贫瘠,由于年青一代都几乎外出打工,居住和劳动人口剧减,许多庄稼都荒芜了,于是山一年比一年丰盛起来,如今只看到漫山遍野的绿,低矮的农房被掩映在重峦叠嶂的林木之中。干旱的年月也少了,池塘里的水一年到头都满满的。
这样的山青水秀,使得我们回去本该是极度炎热的夏天,变得跟秋天一般。尤其是与北京这样的城市相比,犹如天堂。
清晨4点多,天就亮了,晨间小路上,野草和树叶都坠满了露珠;7点多吃完早饭,闲聊着,看看电视,四川卫视又开始一年一度的重播《新百娘子传奇》,百看不厌;10点多太阳才升到半空,开始微微发着热光。直到中午吃过午饭,外面才热起来,午后的电视剧是83版的《射雕英雄传》,对于80后的人,这更是一部经典之作,连午觉也不睡,一直看到下午17:30联播完毕。像我弟90后的一代,对此就毫不感冒了。
17:30过后,太阳已经渐渐西沉,收拾好钓鱼的用具,鱼竿、板凳、遮阳伞、蚯蚓(做鱼饵的)、水、蒲扇,出发去村里的池塘边,开始这一天最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事情。2根鱼竿,一同去钓鱼的人却有6-7个之多,我常常笑,我们这钓鱼的阵势,真是浩浩荡荡,前呼后拥,快赶上皇帝避暑出行了。
钓上来的鱼都是很小的,大鱼一条也没钓着,我还钓上来过一只虾。虽然比较下来,几天里算是我钓得最多,但全无章法,只不过运气好而已。且我钓鱼只管钓,鱼饵得有专人来负责(不敢碰蚯蚓),钓上来的鱼要人取(不会也不敢碰鱼),甩杆也甩不好,往往旁边的人看不下去,还得帮我甩鱼竿。
我们钓鱼,外公在池塘边坐着抽烟,间或跟村里的大叔们聊天,外公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但也居然能跟人聊得津津有味的;外侄儿成天拿着手机在我们后面玩手机;我弟在的时候负责我钓鱼的一切外在事务,我爸在旁边看,偶尔指点几句。有时候妈妈也跑来看一阵,凑凑热闹然后回家去。
时间越晚,池塘边越舒服,蛙鸣鱼跃,微风轻抚,山村沉寂在暗沉的黄昏里。鱼钓不到了,我们却不舍得回去,一直到家里人叫吃饭都叫了好几遍,才恋恋不舍的收拾东西回家。
这样的日子几乎持续了整个假期,比较倒霉的是临走的前一天,妈说在柑橘树上发现一个泥做的蜂窝,我一听来了兴致,拿着相机就跟着去了,远远的觉得拍不清楚,绕了一圈要下地去,结果地里泥土太软,一脚踏下去,竟然把脚给崴了,被人竖着大拇指“夸奖”:你真行。 被责令卧床半天,然后是冰敷,一番折腾下来,总算第二天能稍微活动,没耽误回程安排。
家里没有空调,风扇不停的吹,家里人总觉得热,进屋就说热。而我们,却一点都不觉得,晚上睡觉连凉席也不敢睡,得在上面铺一层毛毯,再盖上薄被,偶尔半夜还会觉得冷。家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无法理解。有一天,爸爸非得犟着开了一阵风扇,大概10来分钟,我立刻就感冒了,吓得人够呛。好在死命捂了一整夜的汗水,喝了一整天的水,把感冒治好了。
家里的西瓜已经熟了,买回冰箱之后,每天都可以吃到冰镇的西瓜。因为在二爸家拿了一盒牛奶,我提了一句我忘记买了,爸爸就骑车去买了一箱回来;某人跟我开玩笑念叨要吃拌面,爸爸又骑车出去买,这次没买到(小卖店的东西不是很多),买了泡面和又粗又大的火腿肠回来。 吃到了念念不忘小时候记忆中的玉米团子玉米饼。还有多少年也没赶上吃的大米做馅的包子。这一次回家,我过足了回忆里的各种瘾。
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什么也不用做。这样神仙般逍遥的夏日假期,很快就结束了。真正的随心所至,欢畅之至。 这样的生活,谁舍得离开?什么北京、什么工作、什么事业。。。。在那里,一切都是浮云。
--而我现在,却在浮云里,昏沉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