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多云转冰雨 11℃~-1℃ 幼不学,老何为 早晨听完易中天讲“诸子百家”增长了不少知识。预报节目时说,钱文忠教授要讲《三字经》啦!我一定好好听听。童年时曾经学过《三字经》,当时的启蒙读本就是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三本小书。老师也只要求学生背诵并不讲解,其余时间就是练习写大字、小楷。回想起来读私塾收益不大,幸好也没读很久,自从搬到天津舅舅家的制鞋作坊后,最初舅舅让我读天津有名的“怀谦小学”私立的学堂,也要学四书五经,后来经读中学的哥哥劝阻,最后没去读。 不多有些句子至今没忘,尤其是自己当了老师又身为人父以后,也还经常以这些句子警示自己,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何等简练明了,不用老师讲,也无师自通啦!“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其意思也不难懂,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孩子,你尽到了自己的本分了吗?如今的独生子女,早已不存在此类问题,那我写这些寓意何为呢? 昨晚,老家堂兄弟们从电话里传来噩耗,从他们嘶哑的声音里,足以说明了一切,我敬爱的八叔于三天前病故了!他们哥几个商量了很久,最终决定办完丧事再告诉我,免得我来回往返辛劳。我完全理解他们的好意。我顺便问了一句:“我给八叔寄去的东西收到了吗?”我心里想那些都是他平日喜欢吃的,如果能吃到该多好。但让我失望了,我只好在家里焚化点纸钱,在冥冥中让他老人家接受做侄儿的一点心意吧!呜呼!侄儿没能见您最后一面,前两年我们在您家的小院的合影,竟然成了永恒的纪念!您的一生,是不折不扣的劳苦的一生,甚至到七十多岁还下地干活。记得前几次回家看您,我们爷俩骑自行车去几十里地之外的坟地,在崎岖的地埂上,我很担心您摔倒,结果摔倒却是我。您能活到八十三岁,晚年总算享到了改革开放的福啊!三个儿子两个闺女,个个都很孝顺,都很有出息。遗憾的是只有一点,也是您时常念叨给我听的:“咱家成分太高,金墀基本上没读到什么书,很早就跟我下地干活了,静墀刚读到四年级(初小没毕业)也勒令不让继续上学了。唉,那时候就是这个政策嘛,有啥办法呢!”老三永墀读了大学,这几个孙子、孙女个个都是大学啦!我总算放宽心了。”我安慰他说,人家静墀初小水平,能领导一个四百人的厂,还负责技术,不是一样有本事吗?老三当了中学主课老师,也挺棒的。老大没技术在厂里烧锅炉,两个女儿读书也成绩很好,您就不要自责了! 八叔离我而去了,也许他内心尚惦念着 “ 幼不学,老何为。”的这回事儿吧?我这几个堂弟,都很聪明,因当时受阶级成分的影响,从小就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不是他们幼不学啊,是那个时代不允许他们受教育! 虽然,金墀算是有了份工作,也还是“半工半农”,自己家种的新品种“甜玉米”,连尝一个都舍不得,还是那年我和老伴从北京带了几个给八叔,他才说自己家也种,舍不得吃都卖了!每当我想起此事,就觉得做一个被剥夺了受教育的人,他们如何能知道“幼不学,老何为。”呢?庆幸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写在日记里,是想告诉我的后代儿孙们,好好珍惜你们的青春年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