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第一个周二(6日)晚,由党支部承办单位的第六期学习沙龙,场地是建国从他太太那里协调出来的,参加的人员有30多位。 我坚持把这个活动称为“体验活动”:虽然有“知识讲座”的成分,但目的和要件,在于让大家在参与活动中获得一些“实际体验”。
事情的起因,是年前开组织生活会时,说到工作中总有一些难点,似乎找不到妥善的解决办法。而各人由于分工不同,也很难把思想和精力集中起来,去寻求突破。 一直觉得女儿那里有个“六帽思维法”的思维技能培训课程,内容很好,对我们应该会有些用处,于是便建议搞一次“沙龙”来作些介绍,让大家对“改进团队思维”有所启发。
不过,这原本是一个几天时间的企业培训课程,而我们的活动是在业余时间进行,不能超过两小时。因此,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进行“适应性改造”。 作为自告奋勇的“主持”,我花了一些时间来准备PPT,不过自己觉得也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这种活动“样式”完全是个尝试,能否产生好的效果,我自己也很期待。
困难不在于对“六帽思维法”本身的介绍。这方面的资料不少,自己可以进行归纳、剪裁、编排,只须扣住“团队思维”这个主题就行。 但怎样设计具体的活动环节,才可以让参与者的体验,能够与所讲内容相对应、能够产生认同并愿意接受?对我来说,不容易。 反复揣摩女儿培训课程中那些“游戏”的设计手法、想象临场调控的重点,反复“批判”自己的几个活动安排,对一些感觉欠把握的环节,给自己弄了两张纸的资料作参考。——事实证明,准备是有用的,但现场掏纸条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可能是听照本宣科式的课多了,大家对这种方式觉得挺新鲜。而且,“六帽思维法”本身也能够令人耳目一新。所以,这次活动的效果,应该是在预想之中。——头一次做这样的“主持人”,我自己的感觉也很新鲜。
回头总结起来: 开头两个环节是比较有“冲击力”,但现场情况中一些素材没有很好利用。 后边的几个环节,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急切”、急于讲完自己准备的东西。实际上,可以把枝蔓性质的东西再掏空一些。讲得少、大家的印象应该会更深。 最后的“绿”、“蓝”两顶帽子,准备中“开挖”不够深,讲出来显然就弱一些。 总结部分,如果能把思考题变成现场讨论,在整体结构上产生一个呼应,会更完整一些。 还有,前边环节中的一些“点”,后边也有必要适当地再“拎”一下。
趁着热乎劲,把PPT改了一遍,把大纲重新列了出来,算是自己的资料积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