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似乎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这一次随“深圳市青少年艺术交流团”访朝,有机会得到了一些比较具体的体验。
对于听着抗美援朝故事长大的我们来说,朝鲜是记忆深处一个有温度的角落。深圳访团的团长是1968年参军的,他所属部队在当年打响了志愿军入朝第一仗“黄草岭战斗”。平壤“友谊塔”下,厚厚的烈士名册中,记录着多少他的前辈战友的名字!当我们面对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那数十万烈士的英名,心中的波澜再难平静。 抗日、抗美的共同的经历,尤其是那些流在一起的鲜血,定格了两国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中朝友谊是必须世代传承下去的。——这是深圳团此访的主旋。
近30年来,中朝两国的发展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身临其境,使我们对“朝鲜道路”尤其是金日成、金正日的“先军政治”多少增加了一些理解。 在平壤的“革命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金日成最后时期的有关讲话录像。他对来访的美国前总统卡特说,你们制裁吧,我们从来都是受你们制裁的,但我们还是会过得好的。出于对国家安全、民族独立的珍视,他们的选择是:第一位的是子弹、第二位的才是糖果。 要不要发展经济?金日成说:农业第一主义、轻工业第一主义、贸易第一主义,都是党的主义。可见,朝鲜人何尝不想“物质财富象泉水一样涌流出来”? 要不要发展文化?朝鲜党的标志中除了铁锤和镰刀、还有一支毛笔。金正日也说,除了“先军政治”、还要有“音乐政治”。在一些领域,朝鲜作品的水准的确是很高的。 朝鲜至今坚持计划经济,国营为主、开始鼓励多发展一些集体经济,个体户则是没有的。按照科尔内的理论,计划经济必然是“短缺经济”。何况,以2300万人口的一个小国而拥有100万军队,并实行“全民武装化”,还要制造核武器,这对资源和国力是多么巨大的消耗!
于是,我们看到了普遍的物质匮乏的景象。一些国人由此产生了显著的优越感、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来述说自己的朝鲜见闻。听起来,很象当年香港人说内地事那样。 朝鲜的确是“穷”。长期的低工资制,使得人们不可能在消费方面哪怕是稍稍地奢侈一点。衣着的款式单调、质料低档。哈密瓜、橙子?那都是要用宝贵的外汇去换的,不可能随便买得着。私家车?那绝对是天方夜谭…… 但是,无论多么困难,朝鲜坚持了十一年义务教育,坚持了免费的医疗、住房和疗养休养制度。看得出来,尽管没有喧器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是平静的,他们的烦恼未必就比幸福的我们要多。 令我们由衷钦佩的,是朝鲜为孩子们提供的学习、成长条件。一座“万景台学生少年宫”,其规模就堪比人民大会堂,能容纳数千名孩子进行文艺、体育和科学的小组活动,还配有专门的辅导老师。孩子们上午上课、下午就可以到少年宫活动。——家里也许买不起手风琴,但少年宫里什么都有。 反观深圳,我们不是号称综合实力雄厚、还提出“文化立市”吗?我们到底给孩子们提供了什么条件?我们的“优越”,就只体现在有钱、可以花高价让孩子们去上各种兴趣班吗?
就象难以认同我们曾经很熟悉的“个人崇拜”那样,我们难以完全认同朝鲜今天的发展方式,但是,这并不能阻碍中朝之间的友谊交流。我想,两国之间需要的是更多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至于我们自己,把别人作为镜子,能够时不时地端详一下,应该也是一件有益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