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网络日记本  
 
2007年12月14日 阴天 星期 五
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小雨   7℃~12℃
                  从“AA”说起
  我们家的“AA”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这并非夸大其词。七十年代初期,我们四口之家,吃住全都在郊区的工厂里,全家收入不足百元,还要侍奉供养住在城里的老外婆,生活过得紧巴巴的,老伴竭力维持着这捉襟见肘的家用,因此也实在不容易。好在住在厂里,水、电、房租,基本上全免了,还可以在山坡上开荒种地、种菜,“自给自足”,那时差不多是过着半工半农的生活。即使有这些优惠的条件,还是很少有人从城里搬来住,我们也是没法子啊!搬来后两个孩子只能在“生产队小学”就读,每日他们都要爬山涉水走上几里路,一本“红宝书”(语录)装在书包里,风里来雨里去,学没学到文化后来我也很少去管了,因为老伴曾经多次大声对我说:“读书有什么用,你倒是读了不少书呢,现在用得上嘛?”我仔细一想的确也是如此,索性就让他们“放任自流”吧。过惯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对于我们的第二代,使他们从小就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干活从来不怕脏不怕累,这优良传统大概就是那时候养成的吧?还有一点,他她们地里的活儿差不多都学会了。当时那句语录是这么说的:“农村是一所大学校,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庆幸的是我的两个孩子,虽然吃住也近乎是农村(与何队长是近邻。她的女儿和我小女儿是好朋友)可毕竟还不属于下乡知青(年龄不够),不过我们已经和何队长讲好了,如果下乡就到她的这个生产队,也好有个照应。她也满口答应,毕竟是乡里乡亲住在一起有好几年了吗,队长家的电灯、收音机出了毛病也是我全包了。
  当时最难的还是钱不够用,向别人借钱也难,因为所有住在厂里的,家家经济条件都大抵如此,谁也帮不了谁。我那时候有个嗜好就是天天抽烟,在车间里一天一包烟有时还不够,反而在家里不太抽。老伴见我烟瘾与日俱增,就不得不向我提出条件:“你抽烟我不管,抽好烟抽坏烟我也不管,不过咱有个规定,就是要从你每月的零花钱里扣,每月八块也只能这么多了!”天哪!一毛六的”蓝雁“烟实在难抽,两毛五或三毛二的“朝阳桥”和“乌江”烟一掏出来,半天一散就完了,下午只有抽别人送来的蓝雁(烂烟)了!思前想后,苦思许久,经济压力和所处的环境影响,迫使我最后回答老伴:“好吧,每月八块钱,怎么花都是我的钱,你就甭管了!”从那时起就是我们“雏形”的“AA”制啦!
  决心一下,戒烟啦!连打火机也卖了!周围的人就开始劝我了:“陆师傅,男人不抽烟妄自在人间啊!”、“老陆,不会抽烟就不会生活,饭后一支烟快活赛神仙!”“常言道,抽烟有烟钱,喝酒有酒钱,不抽烟不喝酒反而没钱。你这样突然戒烟对身体不好嘛,还是抽吧,抽少点。”“好啦,别装啦!你尝尝这支好的。”一切劝说都没动摇我的决心,当我用我每月积攒的一百三十六元戒烟钱,买了一个“红双喜”的高压锅时,老伴感到十分惊喜,一再问我是向谁借的钱?你怎么会有那么多钱?我初步尝试到了甜头,也就是从那时起,老伴知道我很会节约了,因此让我掌握的钱也逐月增加了。
  到了八十年代,我们挣的钱也增加多了,我们的工资和奖金全由个人独自掌握,比较正规的“AA”就从八十年代正式开始,一直到今天,我说是逼出来的一点不假。“AA”让我越来越节约,节约归己很有诱惑力,我的个人积累一天比一天多,老伴常常劝我:“存那么多钱干嘛?花了才是自己的。”可是她又说:“给你拿出去多少你就花多少?简直不能让你买东西,拿五十花五十,拿一百花一百从不会找回来的。我看如果有一千元一张的。你也会全都花掉!”我这时就说了:“你不是常劝我:”花了才是自己的嘛,怎么心疼啦。”“那是指花你自己的钱嘛,花我的当然不一样啦!”。从“AA”来说,好处就在于鼓励个人存钱的积极性,别的好处暂时我还说不上来......
                 


 
www.diarybooks.com 这里不需要喧嚣,只是想给您一个安静的写日记的空间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