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二
无意看到唐朝布袋和尚写的一首开悟诗。隐隐契合了我读书期间回家插秧时的想法。千年相隔,心境相通。不同是我只有感觉,而古德却有般若。
三
没有真正干农活已有四年了。八岁开始第一次真正下田割禾和插秧,至今记忆深刻。十多年来的耕种,每每当我弯腰在田的时候,总是不自然想到类似布袋和尚的启示。即使,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出来未必能全部表示他的智慧,但于我已感到欣喜。收割时,看着前面密密麻麻的稻谷,不知何时到田头,如面对每天烦琐的工作任务;插秧时,回头看仍然宽阔的水田,不知几时到田尾,像盼望退休一样。辛苦的时候总是急躁,希望快些结束。想想,其实都是朝着目标进发,都在收获东西。后退只不过是前进的一种方式。姿态的不同。
四
或进或退,进退自如,只进不退,只退不进,进退两难。进与退,刚与柔,阴与阳,哲学的问题。当一切无法解释的时候,用基本哲学原理就可以解决了。因为在真理面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圆融的就是中庸之道。
五
就插秧和收割而言,插秧是为了收割,亦即这次的后退是为了下次的前进。于生活和工作而言,能有多大启示呢?
六
发现自己常常有毛病,喜欢将一点小事扩大开去,并美其名曰发散思维。其实是中国式教育的害。也有某些杂志美文或心灵鸡汤之类的害。看起来很舒服,头头是道,却少有人可以做到。如教人道理,如人文关怀。自己是人,如何去关怀人,我渡众生,谁人渡我?
七
经常发现文字的无力,甚至有段时间想到凡是写东西必定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表现。又感觉到文章的好坏未必是文笔的问题,而是你有什么思想,你才能表达什么,所谓福至心灵。太个人的东西是否应该公诸于众呢?如果还是行尸走肉的话,我想还不如不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