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去了一趟台湾回来,好些同事、朋友都打听:那边是什么状况? 怎么说呢?以我的所见所闻,应该说是与大陆这边有很多相同、也有很多不同。
从第一站到高雄,就觉得那里的景观跟深圳挺相象:路边的棕榈科植物、堆场上的集装箱、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还有“家乐福”与“汇丰银行”的招牌等等。 沿高速路从台南到嘉义、从嘉义到台北,路边闪过一片片香蕉园、柑桔园、甘蔗园、菜园,台南附近甚至还有椰子树,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说那是相当的熟悉。 在苗栗三义乡看那些木雕的关公、观音、罗汉象,也觉得挺眼熟:跟江西井冈山“天街”的店铺里差不多嘛! 远远望着公路所经过的那些乡村与城镇,团里有好几位都说,感觉就象是身处于珠三角。所以好象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台商愿意在东莞、深圳扎推:)
在台湾,用不着刻意去寻找,处处都充满着中华文化的符号。被我们“破四旧”破掉的东西,甚至是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掉的东西,很多很多都存在于台湾的现实生活中。所以,到了台湾,很多时候就感觉是到了一个特别“中国”的地方。——某些人要搞什么“去中国化”,从文化的角度讲,恐怕只会是一个难。
但是,只要与那里的人们相交流,很容易就会发现,两地社会还真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大陆,我们习惯了政府要管很多的事,老百姓有啥事都找政府。而在台湾,政府与民众之间有许多的中介组织,比如商会、农会等等,承担了许多的社会功能。 拿时下饱受热议的农产品质量监管问题来说,大陆这边的各级政府面对着汪洋大海般的生产者、经营者,管理效果的确是很不理想。而在台湾那边,这一类的事,首先是由商会、农会等组织在张罗。 比如阿里山的茶叶,从土壤、青叶到成品的检验,从种苗、栽培技术到市场销售,农会都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也就发挥了管理的作用。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台湾的莲雾、青枣等水果为什么可以长得那么大、那么好吃。 另一方面,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当局对大陆不愿开放、诸多限制的情况下,居然能有那么些台商冒着很大的风险跑到大陆来投资。因为,在经济事务上政府并不能“全包”起来。
当然,在思维习惯、表达方式以及社会观念方面,也经常会有许多不同。最起码,台湾的招牌、标志、书刊用的是繁体字。很多用语也不同:立交桥叫做交流道、文艺演出叫做艺文演出,番石榴叫做芭乐、林擒果叫做释迦,“中部”说的是台中一带而不是湖北江西安徽河南…… 如果提到民国以后特别是近几十年的诸多历史事件,大家在理解和认知上的差别可就大了去了,基本上都得一笑带过。 在“祖国”观念上,大陆人一般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希望祖国早日统一,但在台湾可就要复杂得多了。很多人会满怀深情地想念“原乡”、盼望“三通”,但未必强调“统一”。在交往中,他们更愿意表达的,是对“和平”的希望。
两岸分隔几十年,兄弟相见亦生分。但毕竟是同宗同源,还是得多来往、多沟通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