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网络日记本  
 
2014年11月18日 晴朗 星期 二
    今日的主要工作有二,一是上午讲四(2)班的公开课,二是下午听综合组的两节课。为了工作,我5点多就起来,修改课件,分好八个学习小组,把学具中的小木棒换成针可以插进去的铅笔。10:05开始上课了,因在分组上花费了不少时间,使得小组合作的动手操作只好半途而废,最终匆匆走完教学设计。11:00,在四(1)班上同样的课,流程顺了一些。午间反思,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准备不够充分,准备不到点上:一是学生对分组形式不熟悉,乱乱的,糟蹋了不少时间,应该提前做好;二是合作制作风向标,需要有明确的分工,这点我忽略了;三是天气预报中,因为有百分号,有千帕,学生不认识这些符号,造成了迟迟不敢举手发言,应该先调查学情,删除一些数据。当然,从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喜欢上科学课,也喜欢分组学习;从小练习的完成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孩子思维敏捷,好奇心重,好胜心强。
下午潘公平老师的体育课有板有眼,学生转体训练比较到位,特别是从教室到训练场地之间的来去自始至终成一条线,转弯抹角都很讲规矩,显示出一个退伍老兵的风格。多次听到同事们笑谈过潘老师的趣事,比如他的新摩托因为避让车子跑入池塘了,潘老师把摩托从上堡推到学校,大概有10来里路呢。到校后,他先花一个小时洗摩托,还用香皂洗。洗好摩托后,他再去洗澡,换下自己身上的脏衣服。潘老师严肃地纠正:香皂是没有用,洗衣粉是用了的。
方涤环老师的思品课《亲密的朋友》,由《一粒米》、《好娃娃》、《跳绳歌》等儿歌复习背诵引入,用小故事串起知识要点,比较有吸引力。方老师是我的初中老师,虽年过花甲,但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精神饱满。特别是对学校安排给他的工作,总是愉快地接受,认真去完成。
    午间课时间里,我在办公室里完成省教育厅征集十大美语十大禁语的投稿任务:思考后选了两句美的和两句禁的,其中一个美句配上2005年7月13日的一篇日记《就这样听你倾诉》。这篇文章讲了高桥方娟丽的一点事儿,曾在当年的咸宁日报发表过。
     午间在会议室里看《南方周末》,里面一文《课堂革命静悄悄》,主要记录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介绍了郭初阳、岳乃红、窦桂梅等老师的执教实录以及主要观点。他们三人都是“亲近母语”研究院的成员,该研究院由徐冬梅在2003年创办。看着看着,感到有些冷意,便进了会议室里面幽暗的校长办。一个人抱着火儿,翻翻《天岳诗联》(2014年第三期)。该杂志是五年级学生潘金鑫给我转送的,封面有红笔签名:“潘校长收,术林”。胡术林老先生是杂志的主编,87岁高龄。还看到学校退休老师潘干卿的诗《云溪学校育新人》:“云溪学校育新人,小学幼儿两类型。上课唱歌情切切,读书跳舞意浓浓。校园朵朵红花笑,学子莘莘盛世铭。全体师生团结紧,言传身教著儒林。”此诗明白如话,对云溪学校的赞颂之情甚烈。我很感谢这位88岁的耄耋老者对学校的美言和鼓励。
    又看到李洪道《和庚兄李志雄先生三访敝弟原韵》:“一生挣扎到残年,元气虽伤浩气增。冠带面前羞令色,钱财堆里耻开颜。寻幽在在忘归返,写景常常奏凯旋。独酌独吟还独啸,自由自在自悠闲。”我曾经得到过李洪道先生的著作《野老微吟》,翻阅之后对这位骨气铮铮的乡野诗人很是钦敬。此诗中颈联“冠带面前羞令色,钱财堆里耻开颜”对仗工整,风格高雅,乃上佳之作。
    晚上参加原初中同学丁帅秋约请的晚宴。丁从新疆回来,昨天傍晚特意到学校请葛先定老师和我等今晚吃个饭。席上除了葛老师,丁督导,还有李老板、强老板等。一起喝些沱牌酒。酒席过半,云雾山庄女主人何也来敬酒,她和丁是老表。酒后,我吃了一碗饭。宴席结束后,丁帅秋开一辆银灰色的小车送我。小车在道上大桥停下,我下车到桂娥店里买一袋饼干蜜枣,又买一袋米泡糕小麻花。一个人拎了,取了一块米泡糕咬着,乐呵呵地醉微微地走向学校。
 
www.diarybooks.com 这里不需要喧嚣,只是想给您一个安静的写日记的空间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