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网络日记本  
回年轮网络日记本首页
 
阅读:3075  
评论: 
 
2023年9月2日 晴朗 星期 六
给孩子读《绿山墙的安妮》记录    作者/过客°

《绿山墙的安妮》
作者:〔加拿大〕露西·蒙哥马利
翻译:马爱农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6月
ISBN: 9787020138111

【读书初衷】

临开学前,将孩子老师推荐的书挑了些买回来,基本都是名著,其中有的书,孩子从图书馆已借过多次,但还是收了,毕竟是名著,总有反复看的价值。与此同时,最近和孩子之前又发生了些不愉快,在想到要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时,想到要不给娃读书?可以让自己和孩子之间有一个好的相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也看看这些书,再就是,让自己这个一天天只有管孩子才动动的嗓子“活动”一下,不然快成哑巴了。

当提到要读书时,孩子还没反应过来,没想到我会给她读书,所以在听到读书,第一反应就是摇头,直到我反复说是我读给她,孩子才恍然大悟,然后立码喜不自盛的直呼好啊好啊,而且还狮子大开口,读50页。

50页是不可能了,能读多少读多少吧,孩子首先选的书是《绿山墙的安妮》。

【9.2】
导读
第1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导读”看一下挺好,可以对整部小说有个了解,借此或多或少理解了,为何这本书娃从图书馆借过好几次。

而且借“导读”,还和孩子顺便聊了一下,可以将作者的写法运用到写作文中,比如用其它人物衬托主人公,不直接写景而是借小说中人物的眼去写。还有提到遇到不了解的可以去查一查,比如写到的一种树,除了去查一下字的读法,还可以了解一下这种树的样子,以此就可以增加一些阅读时的画面感了。

除此,没有和孩子聊、但是心里有一些微感,是产生了一种想“拆文”的念头,可能这样的文字比较适合去做拆解吧?

而“第一章”读下来,除有的字不认识外,就是和娃一起大大的吐槽了一把语句的不通顺,其中有五行字卡住好几次,娃开始还不信,觉得是我读的问题,自己尝试后,算是理解了。结束阅读之后,娃也要读一页,在她读的过程中,我拿起手机搜了一下,一片恍然。

搜译本哪本好时,有个评价里有这样一段表述“人民文学出版社 的马爱农 绝对不要买!!!看得人七窍流血。来,你品,你细品。……哦!这没完没了的语病。天!他是不会用逗号吗?不要迷信什么老出版社的鬼话……”

好吧,我买的正是这本……一看我就是不经常买书,所以这次,虽然其中有一本考虑到翻译问题,是先搜再挑的,而《绿》这本因为是丛书,虽然也有小挑,但也只是想到出版社,而忽略了翻译= =||

搜的过程,把同样句子的其它译本读给娃听,明显顺口多了,所以借此也让娃了解了一下,翻译类的书,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表述……

这样的读书时间挺好,自己有收获,娃也有收获,一举多得,但愿能坚持着读完吧。不过读的过程中,总觉得好像看过相似情节的电影,但大概搜一下时,看图片又没什么印象。

喔,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娃觉得我像安妮的养母“玛丽拉·卡斯伯特”,这点倒是为阅读又增加了一丝“乐趣”。

【9.3】
第2章 马修·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白天时孩子拿着书又和我说起句语读起来不通畅的事情,突然觉得让孩子对书有这样一种印象不太好,不管怎么说,译者也是翻译家,比小孩子、比我这白丁要学识渊博多了,不能因为自己读不通就“嘲笑“之。更多的应该去关注值得自己去学习的地方,比如在说到这一点时,脑海里就浮现出文中的一个词“优哉游哉”,查了下,这个词出自《诗经·采菽》。

晚上带孩子散步时,说到学校老师,同样也是保持这样一个观点,对教自己的老师不好失了“敬”,真的不喜欢,适度发泄一下就好,不要过于大放厥词。

今晚读的第二章,整段整段的“安妮”碎碎念,一个个问号下来,真是“写实”,身边的娃正是如此,小嘴总是要不停的说啊说,比如今晚散步,几个月前春游的事情都能捞出来,要叭叭的各种讲一讲……

【9.4】
第3章 玛丽拉·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第4章 绿山墙农舍的早晨

第三章有些短,加读一章,读到最后嗓子不出意外的哑了,引得娃哈哈大笑,这几次读都是睡前,为营造睡前气氛,大灯都关了,用手机的手电筒照亮,只是每每听到我嗓子读哑,娃却笑得花枝乱颤,嗨,睡意还有么?……= =||

今天读到一处觉得有趣,安妮为所有的东西起名字,当安妮在面对大人没有为花起名字时说:“你想想,要是别人叫你‘妇女’而不叫你的名字,你是不是也很不舒服呢?”

【9.5】
第5章 安妮的身世
第6章 玛丽拉打定了主意
第7章 安妮念她的祷告词

【9.6】
第8章 对安妮的培养开始了

娃除了比安妮少一些想像力,叫着去做什么事,半天不挪窝,到了地方又半天不办事的架势,真是一模一样……

【9.7】
第9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吓得心惊肉跳
第10章 安妮的道歉

【9.9】
第11章 安妮对主日学校的印象
第12章 严肃的誓言和保证
第13章 有所期待的喜悦

【9.11】
第14章 安妮的坦白

【9.14】

第15章 小学校里的大风�
第16章 黛安娜应邀赴茶会,结果很不幸
(今天难得作业完成的比较早,继续读书,第15章内容多,娃特允许跳过这章不读,不过内容还是要看看的,所以这一章是看完,不是读完^-^)

【9.19】

第17章 新的生活乐趣
(因为时间比较晚了,加上娃感冒还没好,所以这章只读了部分。除此,要不是娃催着,已经没读的劲头了,呵呵,再加上有情绪——心焦娃的学习,更是不想读)


第18章 安妮前去抢救
第19章 一场音乐会、一场灾难和一次坦白
第20章 一个出色的想象出了毛病

【9.23-24】
第21章 调味品中异军突起
【9.26】
第22章 安妮应邀去吃茶点
【9.28】
第23章 在一件有关自尊心的事件上安妮惨遭不幸
第24章 斯塔西小姐及其学生安排了一场音乐会
【9.30】
第25章 马修坚决主张做宽松袖
【10.4】
第26章 “故事会”成立了
第27章 虚荣心和精神上的苦恼
【10.5】
第28章 不幸的百合少女
【10.6】
第29章 安妮生活中的新时期
第30章 “女王班”组成了
【10.7】
第31章 小溪和河流的汇合处
【10.8】
第32章 录取名单公布了
第33章 旅馆的音乐会



(只是看看,没读)
第34章 女王专科学校的一名女生
第35章 女王专科学校的冬天

【10.20】
第36章 荣誉和梦幻
第37章 收获者的名字叫死亡
第38章 峰回路转


=============

【词】
优哉游哉: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样子,出自《诗经·小雅·采菽》

窠里,穴里的窝
巢里,树上的窝

睨视nì shì=斜视
思忖sī cǔn=思量

乜斜miē xie:一是指眼睛略眯而斜着看,多表示瞧不起或不满意;二是指眼睛因困倦而眯成一条缝。也就是说,这种眼神,在传达人的心理时,往往意味着不满或不屑;在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时,往往指睡态或醉态。《红楼梦》前八十回,“乜斜”一共出现了五次,分别用在了五个不同的人身上,不但展现了人物的生动神态,而且很好地传达出了人物的内心思想,表现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效。

呷xiā了一口:呷=小口的喝

==========


【描写】


(第2章,对沉浸在激动心情中旁若无人的描写,还有“一种愉快的痛苦”的描写)

斯潘塞太太说﹣﹣啊哟,卡思伯特先生!啊哟,卡思伯特先生!!啊哟,卡思伯特先生!!!"这可不是斯潘塞太太所说的话;小姑娘并没有滚到马车外面去,马修也没有做什么令人吃惊的事情 马车只是在路上拐了个弯,来到了"林荫道"上。"林荫道"是新布里奇居民的叫法,这是四五百码长的一段道路,好多年前一位性情古怪的老农在两边栽下的许多苹果树,如今长得高大茂盛,它们的枝叶汇合成弓形,把道路上空罩得严严实实。头顶上是一大片雪白、芬芳的花朵,像一长溜覆盖在上面的天篷。树枝下的空气里飘荡着一种紫色的柔光,向前看去,隐约可见被落日染红的天空像教堂走廊尽头的大圆花窗一样发出光芒。)
这番美景似乎把孩子惊得瞠目结舌。她靠在马车里,把两只瘦小的手紧握在胸前,欣喜若狂地仰起小脸庞,看着上面那一片白色的光辉。后来出了林荫道,马车已经行驶在通往新布里奇的长长的斜坡上,她还是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她脸上仍是那副全神贯注的表情,凝视着远处西方的落日余晖,眼里看到的无数幻象在那片红光闪耀的背景的衬托下匆匆闪过。经过新布里奇时,他们仍然沉默无语。新布里奇是个喧闹的小村子,狗朝他们吠叫,成群的小男孩叫喊着,向窗子里探进好奇的面孔。他们又走了三英里,把述的一切抛在后面,这时孩子还是默不作声。很明显,她是能够保持沉默的,正如她能够那么精力充沛地跟你聊个不休一样。
"我猜你一定感到很累很饿了吧,"马修终于大胆地问道,这孩子好长时间没有讲话,他只能想到用这个原因可以解释,"不过我们没有多少路要走了,再走一英里就到了。"
她这才深深地叹了口气,从出神的沉思中惊醒过来,用一种恍恍惚惚的目光看着他,好像她的灵魂曾被星星领着,飘游得很远很远。
"哦,卡思伯特先生,"她低声说,"刚才我们经过的地方﹣-那片雪白的地方﹣﹣是什么呀?"
"哦,你一定是指林荫道吧,"经过片刻的深思,马修说,"那可是个漂亮的地方。"
"漂亮?不,漂亮这个词儿似乎用得不很恰当。用美丽这个词儿也不行。它们都还不够味儿。哦,是神奇﹣﹣神奇。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无法用想象来改善的东西。现在单是这一点就使我很满足了。"她把一只手搁在胸口,"它使我心里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奇怪的痛苦,不过这是一种愉快的痛苦。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痛苦,卡思伯特先生?"
"哦,我记不起是不是有过。"
"我有过许多次﹣﹣每当我看见事物的美丽达到庄严肃穆的程度时,我就有这样的感觉。可是他们不应该管那风光秀丽的地方叫林荫道呀。这类名字毫无意义。他们应该管它叫﹣﹣让我想想﹣'白色的欢乐之路'。这是不是个富有想象的好名字?每当我对一个人或一个地方的名字不满意时,我总为他们想象出一个新的名字,并在脑子里使用这个称呼。



(第4章,清晨天的空描写,给东西起名字的想法)
安妮醒来,从床上坐起,天已大亮。她心情慌乱地凝视着窗外,一片活泼的阳光正在泻进窗来,窗外蓝色的天空,因有某种轻软的、洁白的东西飘过而时隐时现。

"啊,我喜欢各种东西都有称号,哪怕只是一棵天竺葵。这样它看起来就更像人了。你不知道光是称它天竺葵而不给它别的名称会伤它的感情吗?如果别人老是叫你'妇女',不称呼具体的名字,你是不会愿意的。

(第5章 还是要有一个好名字)
"以前,我看到一本书上讲,玫瑰即使叫别的名字也会同样香气宜人的,可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这一点。如果玫瑰被叫做蓟草或臭松,我不相信它还会如此可爱。我想即使我的父亲名叫杰德迪亚,他仍然会是个好人;但我敢肯定这将成为一种烦恼。

(第15章)
“枫树真是喜欢交际的树,”安妮说,“它们总是沙沙作响,向你低声耳语。”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收藏此篇日记
给此篇日记加一个苹果
 
此篇日记网址:
朋友的E-mail:
   
   
内容:
贴图:
  您尚未登陆,无法发表评论!请到年轮首页登陆
         
 
 
《痕迹》
 
   2023年12月1日:发现那扇窗。你不行的加减    
   2023年11月29日:情绪打架,寻找内因    
   2023年11月28日:树叶花    
   2023年11月24日:魂被偷走了    
   2023年11月23日:时间,不适    
   2023年11月22日:散记书印象    
   2023年11月20日:点醒梦中人的那些话    
   2023年9月2日:给孩子读《绿山墙的安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