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网络日记本  
回年轮网络日记本首页

评论:

 

2022年2月26日

晴朗

星期 六

又有人退出老年大学    作者/布衣学者
在群里看到一位老先生给班长留言:我因为身体原因退出老年大学学习。这位老先生我认识,去年给他们上了一学期的课,在春节班里面的联欢晚会上我认识了他,今年89岁,也可能是我们这个班年龄最老的学员了。虽然每年推陈出新,也会有新学员进入,但是我看到有老同志退出的信息,还是有点伤感。人老了,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很多社会活动就渐渐没有了,最后一退再退,到最后回到家庭,在最后是医院,在最后是殡仪馆,于是一了百了。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意义。
白居易老年的时候曾经给他的好友刘禹锡写了一首诗,表达老年身体的衰老和无奈:
 《咏老 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开首一句“与君俱老也”说明他们二人均已进入老年时代,写这首诗的时候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已经是64岁了,在古代更是属于高龄了。然而,作者用一句“自问老何如”阐明了作者要告诉刘梦得的是人老了是什么情况,为描写老年生活的困苦打开了话题。
        接着作者用“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偌大页面,描述了老年人的龙钟衰态。“眼涩夜先卧,头槦朝未梳”。“慵”者,困倦、懒的意思,说的是昏花干涩的眼睛让老人每晚早早的卧床睡到床上,早晨起来都懒得梳理。“有时扶仗出,尽日闭门居。”“尽日”者,一整天的意思。描写有事(时)要扶着拐杖出门,白天大部分时间关了大门在屋子里闲居。而“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子书。”则用一个“懒”,描写了老年人害怕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衰老的面孔而不愿照镜子的自卑心理,而“羞看小字书”则用一个“羞”字,反映人老了眼睛昏花看不清小字书的客观事实。一“懒”一“羞”,入木三分地描绘出老人们日常生活的囧况。      
         下来的一句开始,进入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感叹。“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情”者,友人交往的感情。“情于故人重”,说的是友情还是老朋友的感情深重。接着,用一句“迹共少年疏”对老年后的交友活动疏于少年。“迹”指老年后活动的痕迹,“疏”者,稀少也,反映了古稀之年较少与年轻人活动的事实。
         最后,作者用“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两句话结束全诗。“唯是闲谈兴”。“唯”者,只有的意思,“馀”者,用餐后剩下的食物。说的是老年人只有在一起闲谈时兴致勃勃,但在相聚吃饭时总是留下未吃完的食物。
        老年的窘况古今相同。所以人们常说年轻时候要做加法,老来就要做减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
         不过刘禹锡在唐代就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历来对于人生抱有乐观达命的态度。这一点后人从陋室铭的创作过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还有写秋,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大多是悲秋伤感。而刘禹锡那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竟然写出了完全不同的境界!现在看到白居易写给自己的咏老诗,老刘也写了一首《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首句回应了白居易的“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的”的自问。用“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表明了自己对老年的态度。人人都会顾惜自己的衰老,老了以后有谁来可怜老人啊!然后用“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回应了白居易老年生活囧况的描写。身体消瘦需要不断地缩小衣带的尺寸,头发脱落使我的帽子也戴不正。看书少了是为了保护有病的眼睛,经常艾灸治病是为了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这里,刘禹锡通过对老年生活的窘况描写,表达处与白居易同病相怜的心情。
     但最后一段,这个打不死的小强又展现出一副和白居易完全不同的豁达:“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提出了老年不应自卑自弃的老年生活处世观。“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经事”者以往的丰富经历,“谙”字,字义是“熟悉”,“諳事”是指对事物的熟悉理解优越。“阅人”是指“看人,“阅川”是指看山河,一目了然。整句话的意思是老人们经历的事多,看人就如同看周围的大河山川,具备极深的洞察力。通过这两句的描述,肯定老老有老的好处,不应仅仅看到老的困难。由此引出了后两句“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翛然”,字义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整句的意思就是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只要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无牵地过好老年生活。

         最后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更是千古绝唱。“桑榆”,本指桑树和榆树,泛指落日的余辉照在桑树和榆树上。代指人生的暮年。在这里,刘禹锡暗寓友人,不要只看到落日的余晖照到桑榆树上已近晚上,但他的余晖照样可以映红满天。把一个健康通达的老年处世观奉献在朋友面前。
      比较起来我更喜欢老刘这个打不死的小强。相信有一天我也会退出老年大学,我也会因为身体原因退出各种圈子,最后退到自己的家庭。“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但是心态上一定要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年轻态,“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收藏此篇日记
给此篇日记加一个苹果
 
     

此篇日记网址:

朋友的E-mail:

   

来自:尘°   时间:2022/2/26 15:07:37
内容: 感谢分享~

粗粗的看一遍,心里想的是,现在的我对年老好像不太能接受,会害怕。细细的看一遍后,觉得,对年老的态度看来也取决于心态

   

来自:布衣学者   时间:2022/2/26 17:45:33
内容: 能不能接受都会老。只是年轻的时候不太想这个问题而已。好像觉得那实在太遥远了。

   

来自:深河   时间:2022/2/26 18:19:20
内容: 要是把志趣相投,体力相近的老头们都凑在一块儿,哪怕每天在小区里固定聚一聚,晒个太阳唠嗑啥的,也许就不会孤零零的退到家里了。

   

来自:布衣学者   时间:2022/2/28 5:46:11
内容: 就是晒太阳,也有最后晒不动的时候,所以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唯有想明白这事,才不至于到时候心慌意乱。谢谢光临

   

内容:

贴图:

贴图预览(VIP会员专有贴图)
       
 
 
《逝者如斯夫》
 
   2022年2月26日:又有人退出老年大学
   2022年2月24日:论包公之孝
   2022年2月20日:感冒了。
   2022年2月18日:学会舍弃
   2022年2月15日:王阳明和道士的两次奇遇
   2022年2月15日:练习小鹏P5的辅助泊车功能。
   2022年2月14日:学习道家实修功夫
   2022年2月13日:寻找一块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