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住房的窗子是‘老虎大张嘴式’的。这可是那个年代的主流窗户。它的结构是在窗户框内,装有上下两只窗扇。上者的合页在窗扇的上方,于是,这扇窗就以它为轴,上下转动了。一般是向内打开。打开后,在屋子顶棚吊了一个挂勾,将其钩住。而下者,是在窗框左右两侧的插槽内,它可以沿着槽向上抽出。但是,只有当上者打开后,下者才会抽出。 那个时代,因为没有玻璃,这窗户都是糊纸的。白天,屋内虽然可以透进一些光线,但是却没有办法看到窗外的景物。自然,外面也就看不到屋内的情景。于是,它也有个优点:就是省去窗帘了。因为糊纸的需要,窗扇上的窗棂都打造得比较密(就象故宫里的门窗棂那样)。每年深秋的时候,就开始糊新纸了。那是一种特制的手工纸,称‘窗户纸’。那都是从屋外糊上去的。这就是大家传播的‘东北三大怪’中的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了(另外两怪,分别是‘大姑娘叼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 小时候,我就喜欢琢磨一些道理。凡是自己没有见过的,或是见过了也并非知道其中奥妙的事物,总是喜欢反反复复地观察与思考。直到看得清楚了,弄得明白了,这心里才获得极大的满足。我不知多少次,观察东北民居房屋的结构,觉得它们是那么富有吸引力。就说这窗户吧,为什么不象现代做成左右对开的两扇,楞是要弄成上开下不开的老虎大张嘴的样式呢?虽然,自己一直没有找出它设计上的许多科学性。但却发现这种结构,在东北三省是非常普及的,不论是民宅还是豪宅,随处可见的。甚至在北京四合院、王府皇宫里,也可找到这种结构的窗子。普及,反映出人们的认可程度啊。 据说,旧时的木工在打造器物的时候,是反对使用钉子一类的金属附件的。一定要靠结构形式把零件组织起来,成为完整的个体。当然,那窗子也如此。单说,那老虎大张嘴的上部窗户,因开关的需要,必须有合页(绞链)机构。但它并没有使用当今的金属合页,而是将窗扇转动的一边的左右处,多出一寸木方,并打磨成圆柱形。并在窗框的相应处,装上半开放式的木勾。将圆柱物放入木勾里,这窗户扇就可以依它为轴旋转了。由于木勾的半开放式,使得窗户扇的拆卸也变得方便了。那里象今天的木工呀,做起来活来,一律是钉子加胶水,连个隼卯都不会开了…… 这种窗子起源于何时?俺不得而知。但知,我的前辈也是住过这样的房子的。仅我们两代人算来,就有一百多年了。当然,还会更早的。这种窗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也在更新的。如当玻璃出现的时候,那窗子的下扇,就更换上玻璃了。最初,并不是全副都换上玻璃的,而是只在中央换上一小方玻璃。任何产品在刚刚出世的时候,都会非常昂贵的(比如电脑刚刚出现的时候,要几万元一台,而现在一两千元就可买来了)。所以,人们还没有经济能力,把它全副换上玻璃的哟。再过些年代,才全副玻璃呢,那是平列三块玻璃。而上扇还是一直未换的。可能是怕频繁的开与关,碰碎了它。换了玻璃后,便又增加了新设施----窗帘。这窗帘,是在下扇上边横拉一根铁丝,挂上布帘就得。虽说它其貌不扬,也可起到它遮蔽隐私的作用。听到外面有动静,坐在窗边的人,可举手拉开它,看清外面……方便得很啊。 这种窗子现在还存在么?俺也不得而知。只记得,小时候俺家居是这样的窗子,直到1961年我在异乡结婚成家时,家居也是这样的窗户。但后来的搬迁直到现在,已经不见了它。只将记忆留在心底深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