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谈一谈“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偶尔看到网友的空间里有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写的一幅自勉联,他作为自我勉励个人修养的座右铭。上联言事宜“知足”,下联言人贵“无求”,两者浑然一体,为立身处世之准则。 对该处世准则,虽不敢苟同,但还是有不苟同之意。谈一谈我的一点拙见。 上联“事能知足心常惬”,意思是说,一个人在“事”方面,只要“知足”就会“常乐”。 每个人来到人世间,从有行为能力开始,就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或学习或工作,都需要积极进取,努力工作,有所作为。谁都不想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这视为不知足。但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如果个人主观努力达到极限,客观条件也用尽,那就应该知足吧,应自觉调整心态,尽量“知足长乐”。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意思是说,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目标,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还有谁会讥笑他么?所以“知足长乐”的关键在于做事的心态,主要是积极进取,锐意开拓,竭尽全力,达不到目的,要及时调整心态,查找原因,分析主客观条件,只要是在奋斗中全力使足,条件用尽,无怨无悔,乐在其中。“乐”是一种感觉,一种满足感,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如果因为是在奋斗过程中,主观努力不足,客观条件利用不充分,目标没有达到,就应该好好总结经验教训,知道“知不足”才是,一味的再知足就心不惬意了。 下联“人到无求品自高”,意思是说,一个人再“欲”方面,只要“无求”品格自高。 “无求”是指功名利禄或钱财物质上的不过分追求。商品经济物欲横流,社会竞争异常激烈,身外之物完全“无求”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过分的“求”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一个人只有看轻了钱财,才会看重品格;只有淡泊名利,才会追求精神。晚清重臣曾国藩说过这样的话:“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而我们多数人为外物羁绊,唯利是图,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结果腐蚀了灵魂,丢掉了品格,迷失了方向,丧失了自我,在人生旅途中找不到正确的坐标。如果贪欲膨胀,利欲熏心,烦恼将会无穷无尽,便会身心俱疲,为“利”奔波,无原则办事,违法乱纪,终会成为“利”的牺牲品。所以应有淡泊的心态,淡泊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心灵家园的坚守;淡泊是一种突围,物欲私利的突围! 古代人都能悟出“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处世准则,真让我心悔莫及,应该领略其积极的、先进的精神食粮,看起来“知足”与“无求”在字面上有消极的状态,如果让“知足”和“无求”变为积极的状态,还需要我们在处世和处事的过程中,坚持“高标做事,低调做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他必然是一个在工作、事业上高要求,在生活上低标准的人。只有抛开了荣辱得失、舍弃掉名利枷锁,一心一意地去追求高尚的事业和完美的人生,才能胸怀坦荡,大有作为。 说到这里我还是那句老话:“凡事不能一概而论,都有它的两面性。我认为,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知不足与知足,似乎是一对儿悖论,其实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缺一不可。知不足需建立在知足的基础之上,否则自己就会因为一味蛮干而被无边的欲望所淹没。然而,知足是在知不足的努力下,而达到的一种满足感。有求是需要建立在无求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会因为一渡苛求而被利欲熏心精神的枷锁所紧箍。然而,无求应该在有求的努力下,而达到的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 “知足”是心态,“知不足”是状态;“无求”是心态,“有求”是状态。正因为内心知足,才无求;也正因为个人知不足,才有求。要权衡奉献和待遇,待遇大于奉献,要满足,同时在奉献上要知不足。身怀感恩,正确对待奉献和待遇,才更应该在行为上积极上进有所求,在索取上有所不求,才不会愧对人生。 做人难、做事亦难。做人先做事,做事上知不足,时刻想着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进取为先;做人上要知足,时刻想着感恩,待遇多少为后,只有如此,才能心态平和、事事满意、快乐一生。
2009.9.1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