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清明,一早雨纷纷。撑伞独自过朗桥,花十多分种去老阀门厂前,用两三分钟吃完帅哥做的炒粉。 转身,给苏醒电话,请他来拿去赤壁文友张东海托我转交的几期《赤壁文学》。张东海,赤壁文联的副主席,《赤壁文学》的主编,我去年在太行山采风中结识的朋友。《赤壁文学》上登了苏醒的一篇小说和一篇散文诗。散文诗,我有印象,关于崇阳浪口的,苏醒在安阳返回武汉的列车上给我看了草稿,尊我提意见。 坐10点多的车回云溪。到囤谷园时,家里房门开着,却不见父母。后来发现父母去地窖里取薯种去了。父亲走在前面,背着一蛇皮袋薯种,我想帮他拿拿,他指指后面的母亲,叫我帮母亲提篮子。母亲的篮子里装满了薯种,浅红色的,暗红色的。有些灰暗色的,我以为坏了,用手捏捏,还硬邦邦的。于是暗笑自己笨——如果坏了,聪明的母亲会费力从地窖里取出来还提着走这么长一段杂草盖顶的山路么? 母亲仍然对父亲的日常作为絮絮叨叨。我早就听得腻了,不以为然了。有时实在忍不住,就说母亲几句,母亲会好一些。中饭三个菜:一碗酸菜,一碗青辣椒炒肉丁,一大碗蛋皮煮杨曲花。杨曲花(音)是母亲昨天从平江县虹桥镇带来的,晾在盘箕里,花瓣淡红的浅黄的都有,花萼绿色;摸摸,感到柔软;嗅嗅,一股清香。听母亲介绍,杨曲花补肾,杨曲花树,小的有刺,手腕粗的没有刺。父亲和母亲争,说这不是杨曲花,是槐树花。母亲说:槐树花是白色的。我也说槐花是白色的。父亲才没有再争。我这是第一次看到杨曲花,第一次吃到这种清明菜(花)。花经清水漂过,在沸的蛋汤里滚过,就全部变成了绿色。蛋皮煮杨曲花,味道清甜,柔美,爽口。 吃过饭后,看到阴云低沉,气温降低,就担心下雨影响挂山祭祖。父母马上开始准备祭祖挂山的用品和工具。13点多,我一手提着装了两个礼炮和一只左手套的白色蛇皮袋,一手拿着一把柴刀;父亲用锄头挑扛着一个小竹篮,篮子里放着一边猪头、三个酒盏和一些纸香,手里也拿着一把柴刀:一起下囤谷园。先到云水桥西端的奶奶坟前挂山祭奠,后过云溪湖大坝,上苏家磅爷爷太公太婆坟前挂山祭奠。有人说,今年清明不能动土,但是父亲不信,他说:“不能动土是指不能动坟,坟前坟后的杂草是可以清除的。各管一行,清明节这不能那不能做,那还叫清明节么?”有人说,清明节不能打鞭,可是今天山野里仍然鞭声四起。我和父亲更是燃放了两个礼炮。我在班车上听到多人说,清明香是不能点燃的,在两处坟前,发现大伯敬的香也没有点燃。可是父亲不信,在奶奶坟前打了火机要点香,我劝也不听。不过呢,火机一响,哗啦一声,机头脱落了。他这才不坚持点香了。 在苏家磅,我和父亲一起挥刀砍除拜坪、坟顶和坟周围的杂草。1994年参加工作之后,我似乎只有在每年的清明节才会挥起柴刀向山了。左手带了手套,还好;右手持刀,小心翼翼,仍然被荆棘划出了血痕。这些年来,我下棋超过了父亲,走路快过了父亲,可是砍柴仍然没有年迈的父亲持久。我愿,愿我的父亲永远比我力气大,比我耐力久,比我智慧多! 70多岁的三姑娘来到了我们劳作的地方。她向我介绍说:“你太婆力气大,一担谷,一手一箩提到谷仓里。你太婆喜欢喝酒,一日三餐喝。你现在给她多倒点。”她向先人说:“大广来看你了,给你敬酒来了。请你保佑他工作顺利不断进步。他有儿子有女儿了,你们要保佑他们听话有出息。”我把几杯酒洒在拜坪,心里默念:“爷爷,太公太婆,你不要为我们操心,我们会过好自己的生活的。” 返回时,我的蛇皮袋空了,于是主动挑起了小竹篮。父亲拿了两把柴刀。经过潘督导家时,父亲发现了一大丛水芹菜。他问我想不想吃水芹菜,我挑着竹篮转身,看到绿油油的水芹菜,就说想吃。父亲于是穿着解放球鞋踩在水里,拔了几把脆嫩的。我叫父亲不要打湿了鞋子,他说不要紧,鞋子挂山时就湿了。 晚饭时,母亲说水芹菜巴有蚂蟥,“蚂蟥洗都洗不掉。就是烧成灰磨成粉,第二天早上又生一堆蚂蟥。有人吃了水芹菜,蚂蟥进了肚子里,很多年后,肚子鼓起来了。一肚子的蚂蟥啊。有时候菜太香了,蚂蟥还从嘴里爬出来!”我被吓着了,不敢坚持叫母亲弄水芹菜吃。爸爸嘀嘀咕咕:“你们不敢吃,我一个人在家时做了吃。” 清明假期,一个段子刷屏:“清明节教育着我们:百年之后,你睡你的,我睡我的。再美丽的语言也无法相互沟通,因为我们要沉睡,睡很久,很久……所以,身边的人们要相互珍惜!不要争执,不要斗气,好好说话,相互理解。善待亲人,朋友,爱人。珍重亲情,友情,爱情。珍惜每一份真感情!没有心机,只有真心,这样,多好!” “一笑嫣然”今日把《清明不是节日,其实是人格》分享在云溪学校微信群里。鸟儿晚上看完,觉得很有道理,特和朋友们分享其中的两段:一段是上巳节和清明节前后相连的寓意,“如果说上巳节是中国的情人节,那么清明节无疑是中国的感恩节。有意思的是,她俩居然比肩接踵,让人不由赞叹中国人的智慧:昨天上巳,今天清明,如同一家人的前院和后院。前院求生,后院念死;环绕着前院后院的,是青青杨柳和无尽春色。上巳的主旨是幽会求子,清明的主旨是鉴死知生。这两个节日的奇妙联袂,真是让人叫绝。幽会之后是求子,求子之后是祭祖,生死相续,以生观死,以死鉴生,一个中国人特有的“产业链”就这样形成了。它同时叮嘱我们,子不必求,因为子在祖德;祖不必祭,因为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就是最好的祭。” 另一段是生和死的“道”:“中国的节日,大凡都是诱发你对道的感悟,诱发你对山水精神的感悟,对天地精神的感悟。依山悟崇高,傍水悟清廉;以日月悟光明,由天地悟正大;假生之乐悟慈,借死之苦悟悲;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年华,珍惜生命,珍惜因缘,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自然有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