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网络日记本  
回年轮网络日记本首页

评论:

 

2014年5月7日

晴朗

星期 三

较真带来的惊喜多多    作者/广场有鸟
  “你身为人师,为人师表,又怎能对知识不较真?岂不是误人子弟。”这是骆琼昨晚给我的话,它一直在我心里激荡,使我感激而羞愧。今天早上,我决定去较真较真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仓央嘉措,还是扎西拉姆·多多?
    网上找到了关于一场官司的文字,官司的争论焦点也就是《见与不见》的作者是不是谈笑静(扎西拉姆·多多原名)。官司的经过和辩论的文字全部引用在这里,以便让更多人了解真相:2011年3月,谈笑静发现珠海出版社未经许可出版了包括该作品的图书《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并把《见与不见》当作仓央嘉措的作品。谈笑静从王府井书店购得该图书后,将出版社和书店起诉到法院,要求两被告停止侵权,并要求出版社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发表致歉声明,并支付经济损失及诉讼合理支出5000元。珠海出版社称,谈笑静公证的博客网页中虽有《见与不见》但并未署名,而且博客没有明显说明或者声明博客内容为原创或禁止转载,因此不能证明谈笑静享有著作权。此外,出版社还拿出了2008年10月的《读者》,称杂志上刊登过这首诗歌并署名“仓央嘉措”。王府井书店辩称,书店对此书有合法进货渠道,且尽到了合理的审查义务,不应承担侵权责任。法院指出,案件的焦点在于小诗是否为谈笑静创作。法院首先确认了谈笑静的笔名是扎西拉姆·多多。但法院认为博客作为电子证据具有易于修改且不留痕迹的特点,因此这一证据不足以证明作品为谈笑静创作。由于谈笑静随后还补充提交了她发件箱中留存的证据,证明她于2008年10月7日曾向《读者》邮箱发过邮件,告知对方2008年第20期《见》文署名错误,自己才是作品作者,并提供两个载有其作品的博客网址链接。法院认为邮件具有不易更改的稳定性,因此采纳了这一证据。根据邮件和博客两个证据,法院认定两者可以相互印证,证明作品的创作时间和内容。由于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博客或者作品曾被修改,也没有相反证据证明涉案作品是他人创作且完成时间早于谈笑静博客上传作品的时间,法院认定《见与不见》的作者就是谈笑静。因此法院判决珠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停止出版、发行含有《见与不见》内容的图书《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北京市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停止销售此书。
  确认了《见与不见》的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后,我关注起多多的基本情况:多多原名谈笑静,汉族,出生地广东肇庆,生于1978年。网名/笔名扎西拉姆·多多,自由职业人,从事广告策划、剧本创作等工作,其父亲是肇庆职业学校教师、广东省旅游专业特级教师“第一人”谈雅伦。多多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现追随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已出版图书作品有《当你途径我的盛放》《喃喃》《小蓝本》。现任陈坤出品MOOK书《我们》主编。
     我还找到了扎西拉姆·多多的博客,经过新浪认证的实名博客,博客粉丝223089人,博文有18页,总点击量213万多。最后一篇博文《甚少更新,不必来访》,发表时间是2008-04-26 00:33,我记下其中一句:因为写作也好,修行也好,毕竟是孤独的事,一旦热闹了,就变质了。倒数第二篇博文发表时间是2008-06-10 15:48,标题是《。》,只有两句诗:求道本是寂寞路,我应安住寂寞处。倒数第三篇和第四篇命题为《从2005年开始》上半篇下半篇,介绍了她从北京前往印度参加法会的经过,开始说缘起:在朋友们的眼里,只是因为听到了一场法会的消息,就一个人跑到印度去,是一件极度危险、随时会送命的事情——不是死于强盗的刀下就是死于印度的痢疾。可是在我看来,生死旷野中,流转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又何尝不是险象环生?而我已经感觉到隐隐有一种希望就在这一趟旅程中,我必须立刻上路。多多一路温暖和惊险相伴:也许这就是独自旅行的好处,你孤独地来,所以你可随意进入到任何一个队伍;因为在这里你是nobody ,所以你可以成为anybody。将要抵达时:在去正觉寺的路上,一群印度小孩过来兜售新鲜的莲花,我们一人买了一大把,一边走,一边送给在路上碰到的喇嘛。而收到莲花的喇嘛也对我们微笑合十,仿佛早就是认识的,仿佛每一天的清晨我们都这样合十胸前,问候对方一声:今天你悟了吗?那样的熟悉与自然,恍惚间竟觉得我不是跋涉而来的信徒,我根本就一直在这里,只是昨夜做了一个跋涉的梦。终于到达时:我终于到了这里,就像莲花终于要在晨光中开放,就像万年黑暗即将在霎那间消失。还记得来之前朋友们都问,印度离北京太远了,你为什么非去不可?可我跟自己说:也许前世,我只是偶尔经过噶玛巴坐前的一只蚂蚁,甚深微妙法就在眼前,也无从领悟;也许再前一世,我是蹲坐墙外的一个瞎子,噶玛巴悲悯的眼光对我如何注视,我也不能看见;如果不是噶玛巴坚持:要生生世世利益一切有情,渡尽轮回众生!如果不是受了这深广大愿的感召,我又怎能修得今生的暇满人身?我想也许,这是一万年来,我与噶玛巴最近的距离,我又怎么能不发心亲近?想到这里,已经是眼泪滂沱,阿尼 Jampa连忙找出手绢递给我,然后微笑地看着我不作声,就好像她很清楚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也许她也曾经像我现在这样,热泪盈眶过。
    再看多多博客最新的一篇,《这里还有我们》,发表时间是2014-02-18 15:52:13,一首诗:
    我大约是个被福荫的人
    被一种并不属于我的慧能所指引
    我于昔日写下的那些
    我不懂、不会、做不到的话
    它们就像是森黑中萤火虫般的教赐
    又像是老萨满的嗡嗡预言
    与漠地里的断续伏线
    它们自笔端流出
    化作人形如魅
    揽腰扶肩地引我
    踉跄前行
    如今
    它们渐渐遁了去
    高妙的言语不再出现在我的诗句
    甚至
    也不在我无字的心里
    是时候了
    你抟风而去
    唯然
    我从这里开始
    笃行
    往后
    此身即是文章

    诗后写有:2014,转变。由曾经的诗人扎西拉姆•多多:《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喃喃》的作者;到如今的谈笑静:《我们》MOOK的主编。由独自书写,到营造自由书写的场域;由自我探寻,到发现探索路上的同行人;由我,到我们。
    而第二篇是2013年5月3日 写于印度•汐巴利小镇的《五月和歌》。文中从元白和诗写起: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元稹贬通州 ,白居易贬至江州 ,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艰难。终于一日元稹收到白居易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告诉元稹,昨晚上又梦见了他:“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元稹何事忆他,致使他昨夜梦见君。此时的元稹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收到友人的来信,既触动至深,又不禁更感悲切,遂和诗一首:"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一纸和歌,不知又隔了几重山水,多少时日,才被白居易在江头吟道呢?此时的我,不相干的我,能不能跨越那场风雨,在那尺素之上,加上我的和诗?当白居易终于重逢元稹,会不会问起,那陌生的字迹?作者感慨之余,吟出了自己的和诗“千载浮沉成一梦,三十余年只飘蓬,昏睡至今犹未醒,梦尽闲人为梦君。”
    这篇文章还没有完,作者继续写到:当然,书写,本是个人的寂寞事,所幸,总有寂寞之人,兀自相和。每次拙作出版,总能收到你们真诚的回应,使我开始信仰这一点:我们越是勇敢而诚恳地,坚持走向自己的深处,我们越能回到一切人的所来之处,照见那个等无差别的本来面目。在这个异乡的五月,我更是这般无由来地深信,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亦去往同一个地方,所有的错身而过,都是我们自己和自己的失散。于是,我在这一洞见中获得了书写的自由——不再计较读者到底是谁,是我自己还是你,只要我对自己足够坦诚,对世界足够真诚,你就算是对我的文字并不认同,也一定会报以尊重,予以倾听,我像相信自己一样信任你。我也不再关心每篇文章,每一本书是否意义重大,只要我不失去道路、不停止脚步,每一次的思考,哪怕是引发更多迷思的思考,都意义非凡,都是漫漫寻道途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我相信,当我们书写,当我们表达,甚至当我们只是喃喃自语,我们都向这个法界输入了我们的一个心念,我们在这妙庄严世界中,互映、互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若不欺诳,你便无谄曲, 我若朝着实相前进一点,你便同样走向了更真。
  多多最后表明了此文的意图:现在,我愿邀你启唇,吐露你的心意朗然。请在<小蓝本>上,写下你原创的诗篇,可以拍成照片发微博@我,你若羞赧,便发私信与我。我将选择其中心意相应的诗歌,为你写下一首和歌。待诗篇数量充足时,多多将会在我的个人APP<唯心>杂志上,专刊介绍你们和你们的作品。也许在更远的未来,还会将你的诗篇收录在诗集中,合辑出版成书。若有不擅长文字,却擅长摄影的朋友,也可以为<小蓝本>拍照,我们将在手机杂志中展示你的图像表达。愿你我在这读写之间,在这唱和之中,缔结因缘,字字欢欣!
  最后,我还是回到骆琼那里,我的羞愧已经过去,满怀着感恩,激荡着欣喜。今天我能够“遇见”多多,正是骆琼对鸟儿的较真带来的缘分。

    附扎西拉姆·多多的两首诗
   《各不相关的二月》之一
    二月的河水仍凛冽
    不要去趟
    就让落花随水飘零而去吧
    这世上拦也拦不住
    挽也挽不回的
    不是很多吗
    例如你的爱恋
    我的容颜

    《仓央嘉措说》
    我是全世界所有的男人
    你是全世界所有的女人
    我爱你
    理所当然
    我是你全部的真相
    你是我唯一的幻想
    你爱我
    理所当然
    我是你的四维、上下
    你是我的过去、未来
    我们相爱
    理所当然
    虚空可以作证
    我们的爱
    比死亡还要理所当然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又《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喜欢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收藏此篇日记
给此篇日记加一个苹果
 
     

此篇日记网址:

朋友的E-mail:

   

来自:那时风筝漫天飞   时间:2014-5-7 9:34:10
内容: 向较真的潘校长点一个赞!

   

来自:广场有鸟   时间:2014-5-8 8:55:28
内容: 谢谢您的赞!

   

来自:青 蚁   时间:2014-5-8 9:02:19
内容: 每当此时此事,总会想起一句话:高处不胜寒。

我也为老师点个赞!

   

来自:广场有鸟   时间:2014-5-8 16:24:00
内容: 何来高处啊?乡野一小民啊

   

来自:水的思绪   时间:2014-5-10 9:08:37
内容: 见或者不见,美

   

内容:

贴图:

贴图预览(VIP会员专有贴图)
       
 
 
《过》
 
   2014年5月9日:欲赞恨无题
   2014年5月8日:相见欢
   2014年5月7日:较真带来的惊喜多多
   2014年5月6日:最好的追寻就是追寻美
   2014年5月5日:所有的惊喜都是时间送来的
   2014年5月4日:把心放在青年的档位上
   2014年5月3日:乐陪女儿游
   2014年5月2日:伊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