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2年8月29日,农历七月十三日,有幸受邀到离县城20多公里的东石镇扁坑子亲戚家参加当地的“七月半”节庆活动。 从县城开始,一直到东石镇到处是汽车,摩托车的车流,拎着大包小包礼品的人流。我们到达茅坪太阳村,只见村道上,各家各户的大门口早己摆满了各种各样车辆!扁坑子的村道上,也一如省略号,远远地一辆或是几辆汽车摩托。由此可见这个节庆的热闹程度,可见当地人是多么地重视。 扁坑子是位于我县第二高峰海拔1164米的“铁山嶂”脚下,铁山嶂的两个侧斜坡合起来形成一个长而扁的峡谷,或许这就是“扁坑子”的由来吧。很早之前就知道,东石扁坑子盛产“长窝柚”,色泽金黄,外形美观,肉质蜜甜,口感香脆,经久耐放,实为沙田柚中极品,只因其风味独特,所生长的小地名为“长窝里”,而众口谐碑为“长窝柚”。每年这里的柚子还是开花季节就已经被人订购完毕,可见“长窝柚”之美名远扬。扁坑子上方的“锅叾里”盛产客乡名茶“锅叾茶”,“长窝柚”“锅叾茶”是吃过不少,扁坑子却是首次光临。 来了才知道,扁坑子背倚铁山嶂千米主峰,昼夜温差大,坐北朝南阳光充沛,上有锅笃水库的灌溉,水源充足,真的是一块宝地。汽车随路盘山蜿蜒而上,目之所及,蓝天白云、远黛近绿令人心旷神怡。农家老屋或是两三层小洋楼一如珍珠散落山坡,房前屋后这里一丛果树,树下鸡犬成群结队,那边半亩池塘,塘里白鸭游得正欢。路旁的田野碧绿,犹如一块块的翡翠镶嵌在山脚在坡地在溪旁,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地里玉米默默地伸展着长长的穗儿,护卫着那些头长嫩绿发须的玉米娃娃们;豌豆擎着一排排绿中带紫的豆荚或是一串串紫红的宝石般的花儿,依着篱笆娇羞地微笑;茶叶树正在舒枝展叶丰果,翠绿如盖,并肩成排;最是喜人的是满树的柑橘绿中带黄,还有那柚子树上沉甸甸的果实……犹如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在我们的眼前徐徐铺展。在夕阳里,这一切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子,我想,其实它们应该不是镀上了金子,而简直就是金子,是勤劳的扁坑子农人用汗水浇灌土地长出来的金子。 到了,亲戚林大哥的家就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房屋四周果蔬环绕,门口一块几十平方的门坪,门坪旁边就是马路,我们的汽车直接驶入门坪。林大哥一家已在门口迎接,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热情的招呼,无一不显示出客家汉子的善良与朴实。他连声说:“谙多亲戚(这么多亲戚),大家一路辛苦了,快请进,请进。”屋里已经坐着不少亲朋,围坐,喝茶,品佳酿,尝自产柑橘,吃美味的农家自产鸡鸭,享农家自产蔬菜……好久不曾吃到如此鲜美的食物,大家忍不住大快朵颐。大饱口福之余,或是相互客套,或是嘘寒问暖,或是询问其他亲人的状况,好不热闹。真的应该感谢这样的一个节庆,让亲友们在特定的日子里朝着一个方向集合,大家见见面,叙叙旧,共享天伦,共话情谊。 林大哥说毎年的农历七月十三日,是他们这里的节庆,村里人家的所有亲戚是一定要到的,能叫到的朋友也尽量请来,人越多越“热闹”,主人家在村里也就越有“面光”,今天林大哥家来了5桌客人。这一节庆比春节还大,这传统已延续了好几百年了。我注意到,今天来到村里的汽车有不少是外地车牌,可见村中人家外出的家人或是外地的亲友都纷纷赶来参加这一节庆。 “七月半”这一节庆的由来还真是有待考证,目前民间流传有三种说法:一为在节年(端午与春节)之间,想念亲朋,打打牙祭之说;二为纪念祖宗之说,说是开居祖的诞辰或是周年祭;三为农忙结束农闲开始,村中各姓之间走动,方便男女联婚联亲之说。我们客家人历来都有崇敬祖先,崇敬自然,也就是“崇祖念本”的优良传统以及“山歌联姻”的民俗习惯,通过这些节庆活动,亲友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切和睦,这是我们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正顺应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酒足饭饱,交谈甚欢,不觉时近8点,大家不得不依依话别。主人家还不忘把豆腐鱼肉蔬菜瓜果这些好东西装满了汽车的后尾箱,还不忘叮嘱:“记得明年再来。” 最是令人感动的是,我们的汽车在前面走,老是感觉后面有摩托车灯照着,车里大哥说:“真好,前照三,后照七,这辆摩托来得正是时候。”就这么一直走着,直到S332省道接口,后面摩托车也停了,我们开窗回头一看,原来是主人家林大哥不放心,一直护送着我们前行,再次道别,众人的心暖融融的。 此文写于2012年8月30日,修改于2013年8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