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网络日记本  
回年轮网络日记本首页

评论:

 

2011年7月23日

阴雨

星期 六

在伏天里    作者/laolu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阵雨  28℃ ~ 20℃
                  在伏天里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日是大暑节气,明天就是中伏啦!也就是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昨天的报上登出“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世界城市合作组织联合评选——2011中国十大美丽城市”我市排名在第一位!本次评选按照《GN中国美丽城市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由城市规划美、基础设施美、城市建筑美、城市文明美等在内的六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62项三级在全国60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以总分92.23分成绩位居榜首!会长在发牌仪式上说得好:“ 贵阳强劲的发展后劲,优美的城市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获此殊荣当之无愧。”我想省市领导们在这伏天里,听到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心里总会热乎乎的吧!这“避暑之都”的宣传口号声,会越吹越响啦。平心而论,自从这李军书记当政以来,也的确有了明显的进步,否则他怎能从这个平台,跳到更高的平台上呢。
  在这伏天里,我所感受的是,以前五月末六月初份就开始铺上凉席了,一直到十一月份才撤掉,如今不行了。到了七月份白天才铺,到了晚上老伴说受不了,铺凉席腰腿疼。本来人都说,老年人怕冷不怕热,在我们这个地方大夏天老年人穿毛背心的不少,每天清晨它总要衬衣外穿上厚厚的牛仔布坎肩,我就要穿两条长裤。我们都有高血压的毛病,医生说夏季血管扩张,降压药可以酌减,我们是一点没减。而且气温虽然在三十度左右,外出一趟总担心中暑哩。这无疑说明年纪大,身体对于温度的调节能力差得多了。
  回想起,在炎热的夏天里,在国内的有名的“三大火炉”城市(重庆、武汉、南京),偏偏我都呆过。反而对热的感觉并不怎么强烈。七十年代大伏天带学徒到重庆学“热镀”,傍晚到南天门码头江边纳凉。还是在七十年代末,去武汉学习,住航空路招待所六楼,凉席铺在水泥地板上,没人睡在床上,每天到冷饮店喝绿豆汤。早晨吃热干面。一直得到过了十一国庆节,天凉了才回到厂里。八十年代初,去南京也是赶上暑假期间,参加函授师资培训,那时候条件好多了。在长沙假期开交流会,住在学校宿舍里(招待所),一个房间两个电扇,昼夜开着吹,没有那个受不了。现如今天气再热,也不敢对着电风扇直吹啦!全球气候变暖,可是年岁大了,反而感觉热也不行,冷也不行啦。难怪有些老人们,变成了“候鸟”,冬天跑海南,夏天到我们这“避暑之都”来。在此我也衷心的欢迎“年友”们,在炎炎的夏日里,到我们这所谓的避暑之都来消夏.....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收藏此篇日记
给此篇日记加一个苹果
 
     

此篇日记网址:

朋友的E-mail:

   

来自:三更细雨   时间:2011-7-23 14:20:46
内容: 您一句“早晨吃热干面”一下就勾起了我对武汉的怀念,还有那数不尽的美食……

   

内容:

贴图:

贴图预览(VIP会员专有贴图)
       
 
 
《凡人琐事》
 
   2011年7月23日:在伏天里
   2011年7月22日:快乐也是一种成功
   2011年7月21日:闲话张家长李家短
   2011年7月20日:难得消停
   2011年7月19日:所谓流年不利
   2011年7月18日:牌桌上所缺少的
   2011年7月17日:弃之可惜的老电脑
   2011年7月16日:奶奶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