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记本:《所见为何》

评论:2  

2010年8月26日

阵雨

星期 四

深圳:梅开三度?
作者/见何  
 
  今天,原本是一个平凡的日子,由于被当作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便显得不平凡起来。至少,本地媒体都在“出尽八宝”大肆宣扬,报纸基本上都有N多版的“特别策划”。所有这些,属于“可以有”或者“必须的”。不过,翻看之下倒也有了一些感慨。
  深圳当年有过一个词,叫“第二次创业”。那是1995年,意思是前十五年算是靠着特殊政策和敢闯敢试、靠着引进外资和吸引人才创了一份家业,接下来环境不同了,特惠变成普惠之后,得苦练内功增创优势才行。
  到了今年,特区已经搞了三十年了,下一个三十年咋办?又出来一个词,叫做“再造一个火红年代”。深圳,真的能够“梅开三度”吗?在“庆生”的热闹氛围中,这其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曾经对友人说过,深圳在最初的十年,突出的优势在于政策,最重要的是开放,不仅是“允许”而且是“要求”你开放,别的地方暂时没有的鼓励措施你却可以有。开放的结果,就撬动了改革:老的一套不改,哪能开放得了?
  于是,到了第二个十年,深圳的突出优势就体现在了体制上。别的地方刚开始改,这里都已经成龙配套、初步成形,新机制能够发挥作用了。有了这个,适应市场的一些新产业、新企业迅速成长起来。
  在第三个十年,深圳在体制方面与内地的区别日益缩小,这时的突出优势其实是在于功能,物流、金融以及电子、设计等若干产业方面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在国内外分工体系中所具有的功能。
  如果看下一个十年或者更远一点,功能方面的原有优势将有可能被分散、被改变,因为资源上的确有很大的制约。
  那么,深圳要往前走,靠什么支撑?
  现在说得最多的,是“创新”。不过,“创新”也不可能是一个地方所特有的吧?中国之大,不可能只有少数几个能创新的地方。再说,深圳所罗列出来的创新,真正属于源头的、原创的、核心的、关键的创新也并不是太多。
  所以有些事情并不容乐观。
  当然,过去的历史显示:深圳总是能够出人意料、令人惊奇的,先期待一下吧。
给此篇日记加一个苹果 收藏此篇日记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此篇日记网址:

朋友的E-mail:

 
   
 
 
 
 
   

  来自:秋雨凭栏   时间:2010-8-26 16:22:46   

内容: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来自:阿妮   时间:2010-8-26 17:03:58   

内容: 今天的报纸确实比以往厚重了很多,还夹了一本我的深南大道征文,看着看着被那些真实朴素的文字感动了。。。

 

内容:

贴图:

贴图预览(VIP会员专有贴图)
       
   
 
 
作者近期日记 《所见为何》
 
   2010年8月26日:深圳:梅开三度?
   2010年8月21日:再闻总理言
   2010年7月17日:读书:五指联想
   2010年6月6日:录存
   201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写了篇读书体会
   2010年2月24日:魔术
   2010年2月22日:虎年
   2009年11月8日:苞片缤纷簕杜鹃

 

 
年轮网络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