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石华天
2007----2008学年,我终于有幸,成功地从高二跟班上,教高中三年级,受聘于蒋泽品老师的文科班,和陈英勇老师的理科班。 回想这一年来,真正是积压了五年的热情,猛然迸发了出来,几乎有重返战场的感觉,枪炮一响,烦恼忘光,勇往直前,定打胜仗。所以,整年之中,全力以赴,一心扑在教学上,结果如愿以偿,两个平行班成绩都比同类平行班突出,搞得下一学年又意外地教了分校两个文科复读班。 如今总结起来,发现有几点经验和不足。 1,一个班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真心配合。班主任当然最重要,天天与学生打交道,早中晚都在一起,最先认识每个学生的相貌,品格,行为习惯。班风好坏,班主任有主要责任。学生喜欢也好,憎恨也好,害怕也好,自觉也好,捣蛋也好,只要班主任和老师有技术引导学生学习好的,改正坏的,学生不公开不当面辱骂班主任和老师,就是胜利,就是教育艺术的表现。谁也不想叫每个学生每时每刻都无怨言,共产主义时代还没有实现呢。班主任,老师,学生之间互相有怨言,难以避免,当事人听了不必暴跳如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会化解矛盾。反之,添油加醋,只会加剧矛盾,结果全班大家都受害处。相互通报情况,解释,安慰,劝勉,都很重要,有利于全班和谐团结,整体提高成绩。总是抢占时间,总是强调,某一个科目再好,也会影响其他科目。比如,师生偶尔请假,偶尔迟到,漏改作业,教室吸烟,烫头发,穿高跟鞋等等,处置不当,挟私报复,小事闹大,都有叫人怨恨的地方。总而言之,既然在一个班级,大家是一家人,相互包涵,不必相互看笑话,否则学生毕业后,时过境迁,回头一看,就有悔意。在这方面,陈老师和蒋老师,为青年学生作出了榜样,平行班级相对较差,但是没有出乱子,没有给政教处增加麻烦,学生平稳毕业,高考成绩又好。师生皆大欢喜。 2,就我个人而言,语文科目在文科班好一些,理科学生不重视语文的多些,总想数理化捞分,其实是误导。我就在理科班反复引导,平时改卷有意识的提高语文分数,有针对性的加大总分比重,学生渐渐认识到了语文也可以提高总分。对文科学生而言,语文基础好些,我就在课余时间帮他们学习政史地,查找有关资料,归类,甚至缩小范围,建议在千头万绪中找重点运用的地方。提高总分,结果很有效,老师年龄大些,研究深些,对知识的敏感度高些,举一反三,能使初学的高中生触类旁通。 3,保优转差。平行班主要就是二类大学苗子,特别优秀的能考一类大学。差生自暴自弃,又瞧不起三类四类大学,优势表现不出来,上课睡觉,看武侠言情小说,不交作业,就是主要表现。老师想起就气死了,但是还要忍耐性子,好言好语,苦口婆心,求他学习,死马当活马医,尽力而为,坚持到毕业。尤其是5.12地震,震醒了不少的学生。逝者长已矣,存者立天地。仅存的雄心被激发起来,高考临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最后一月,效果特好。早知如此,从高一就激发潜力,多好啊。可以说,老师们在差生身上花费的精力和心血,超过优生啊。优生自觉,老师只需指点一二。 4,对待中等的学生,照顾不够。每个老师,教两个班一百六十多人的主课,或者几百人的副课,根本就没空熟悉每个学生的相貌,品格,习惯,只是知道学生的姓名。甚至老师连学生姓名也不熟悉,家长有时来校找学生,就很尴尬。 “抓两头,带中间”,有时就是只抓了两头,忽略了中间。除非性格活跃的学生,老师能够熟悉,于是能够帮一下。性格内向的中等学生,遵纪守法,埋没于众人之中,老师有愧于他们。 这一点,希望老师们抽出时间,加以关注,尽量多出人才。
我的高中诗歌教学法 石华天 高中诗歌教学,首先需要老师懂诗。因为高中生比初中生更有诗歌感受能力,老师再照本宣科地讲解诗歌,干巴巴,不生动,还不如学生自己读诗歌鉴赏辞典之类的资料呢,专家教授解释的也许更好些,而且教学参考书上也不包办学生随意提出的所有问题。所以,老师要懂诗,备课时才不致于隔靴搔痒,雾里看花;讲课时不致于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老师有一桶水,教学生一碗水,才可以随意挥洒,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老师只有一碗水,肯定满足不了学生,解不了学生求知之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站在讲台,底气不足啊。 高中诗歌教学,可以先教一些诗歌常识。初中已经学过的略讲,如对偶,押韵,诗词之别,诗体之分,题目与词牌异同,古诗与近体诗联系。高中要详细讲解形象思维,意象与意境,写景与抒情的关系。可以借鉴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方法,意胜于形。有了好词语,可以不押韵;有了好句子,可以不对偶;有了好立意,可以打破格律约束,这就是创新之举。李白的诗歌,天马行空,汪洋恣肆,才有神奇灵动的艺术感染力。削足适履,是难有神来之笔的,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常识教好以后,反复诵读。诵读比默读效果好。个人读,集体读,读出诗味来,想象出意境图画来,放电影幻灯片一样,便可以默写了。默写之前,老师要提醒容易写错的字词,事半功倍。否则,老师纠错的工作量就大些。 老师讲解诗歌时,尽量多举同类型的诗句为例,不必局限于课本。要求举三反一,鼓励学生用课内外的诗歌举例,知识面越宽越好。学生举例错了,老师也不必全盘否定,只需更正一下即可。这样才有更多的诗歌爱好者表现出来。 老师讲艺术手法时,注意综合运用,只是主要手法与辅助手法之分,因为一首诗不是纯用一种艺术手法的。老师教十种艺术手法即可,诗歌鉴赏,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老师不必纠缠名词术语,不必要求答案唯一。因为名词术语有相近概念,说法不同,含义相似,如同人有乳名,有学名,有的地方却叫大名,叫小名。读懂诗歌的含义为主,识别诗歌的手法为宾,喧宾不可夺主,本末不可倒置。还有,老师讲解诗歌背景时,一定要引导学生看注释,形成好习惯,以后有用处。但也不可过多渲染背景故事,淹没了诗歌本身。 老师讲解诗歌时,可以结合现实社会生活理解古人。古为今用,是个原则,也是教学目的。艺术熏陶,人格教育,不只是讲考试得分的技术。而且,结合今人讲古人,设身处地,为作者着想,更使学生感到亲切,明白古今一理,人性相同,增长见识。百家讲坛,大行其道,也与此有关。 如果学生读不懂诗意,老师不妨讲些古诗文字词句和文化常识,意象典故,尤其是通假字,活用词,倒装句式,又复习了文言文知识,一举两得。老师若不想包办到底,就叫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查资料,或同学互讲互助,也许还能激发老师灵感呢。教学相长,古训有之,就是如此。 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用。学生会用会仿写诗歌,至少会改写诗歌为优美的散文,电视剧镜头,才是鉴赏最佳境界,上层次了。学生仿写,开始也许幼稚可笑,也许缺乏形象思维,但是经过老师点铁成金术,妙手回春术,学生也许欣然而笑,敬佩之至,至少会豁然开朗,顿悟多多。所以,老师大力号召学生仿写诗歌,改写诗歌,可以全班讨论,修改,投稿。培养小诗人,也是功德无量的好事情。老师自己带头仿写,改写,展示也可。古人有之,今人江泽民还仿写李白诗歌呢,毛泽东引用古诗句当自己的诗句也多呢,温家宝讲话运用古诗,风流倜傥,语惊四座。 当然,高中诗歌教学,也少不了应试教育。考试注意事项,一般是注释有分,注释或是诗意背景,或是作者心情原因。还有,答题格式,先答要点即得分点,再举例句解释,不能反过来把得分点淹没在长句子中。分条作答,两问之间,空隙留大点,或作两自然段,便于老师阅卷一目了然,眼光直奔得分点。第三,举例不可太详细,可以概括些。一分十个字左右,太详细,书写太慢,卷面拥挤,电脑扫描效果差些。第四,问什么就答什么,不枝不蔓,简明扼要,省时省力,得分也高 不信您就试试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