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网络日记本  
回年轮网络日记本首页

评论:

 

2007年11月26日

阴天

星期 一

送寒衣    作者/laolu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阴  11℃—4℃ 
                    送 寒 衣
  一年之中,我们活人的节日,除了古老的传统节日之外,近年来又兴起了许多“洋节”来!这且不算,更有甚者,各省、市、乡、镇动不动就搞个什麽什麽节,美其名曰“某某搭台,经济唱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说是经济唱戏,可实际上是各级领导在“演戏”,节是越来越多,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可有谁知道,死者的节日有多少呢?据我所知一般来说就是三个: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冬季的寒衣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清明最为隆重,七月半次之,最为不够重视的为“寒衣节”了!往往“十月一,送寒衣”被人遗忘了,因为如今大家都是用“阳历”而“农历”常常被人忽视,所以忘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但有一点,死人的节是不会再增加了!
  前些天,我在城乡结合部的“大营坡”瞧见一些小贩挑着担子,担子两头都是花花绿绿的纸箱,这使我马上联想到,哦,又到给逝去的先人送寒衣的时候了,这“寒衣节”还由来已久,据民间传说,在秦始皇那个时代,有位孟姜女,在她新婚燕尔之时,不幸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日渐寒冷,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百般艰辛磨难,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上,还被埋在了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这大概就是“寒衣节”的由来。百姓同情孟姜女,痛恨秦始皇,由此看来,这秦始皇还不仅仅是焚书坑儒一桩罪孽啊!
  几天前我问老伴,要不要买寒衣箱(以前都是我从大营坡买回来烧)?她回答我很坚决:“不买,去年烧的时候,把物管都引来了,你不记得啦。”既然老伴这么说了,我既省钱又省事儿啦。后来我有意考考她:“你知道送寒衣的由来吗?”“怎么不知道”,她一五一十的说给我听,原来比我还了解的更为详尽,我后来才知道她是从戏剧《孟姜女》中得来的,因此连孟姜女丈夫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令我不得不佩服啊。 既然她知道的这么多,这三大鬼节之一的“寒衣节”到底是过还是不过呢?
  前日周末上午10点左右,忽然电话铃响,我原以为是女儿又请我们吃饭呢,后来一听原来是儿子的声音,没跟我说什麽事儿,只说:“让妈接电话。”既然如此没我的事儿啦,只听老伴回答“去,什麽时间?”我知道很肯定不是吃就是玩了,我还问了老伴一句:“是不是请我们去泡温泉啊?”“不是,是到外婆坟地去。”啊我猜到了,一定是给送寒衣这档子事儿喽。二话没说老伴开始操办一切“祭祀物品”了,我提醒她一句,别忘记带我给买的上海城隍庙的酥糖和凤尾鱼罐头啊(这是外婆生前喜欢吃的东西)。我们一家四口(儿子女儿我和老伴)坐儿子的公车,很快到了近郊黔灵山麓,登上山顶并非易事,天气虽然不算热,可每每爬上去还是要出汗的。使我感到惊奇的是老伴也不知从那来的一股劲儿,居然一直独自爬上山顶,中途还没休息,并且回到家里没说一声累!这次登山给外婆送寒衣,实际上是一次很好的登山运动,而且老伴是自觉自愿,另外我们还从山上松枝下,收集了一大包养花的肥土回来。
  在冥冥之中,外婆在天堂也可以安然过冬了,而对于我这女婿来说,在她老人家在世之时,没有经济条件给她添置过冬的衣物,也只好在她死后以此来略表心意了。天气冷了,我们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老外婆寄点寒衣去。虽然事属迷信,但却寄托了怀念亲人的深厚、淳朴的感情,对于常人来说,也是不可厚非吧?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收藏此篇日记
给此篇日记加一个苹果
 
     

此篇日记网址:

朋友的E-mail:

   

  来自:等待的蒲公英   时间:2007-11-26 10:57:30   

内容: 送寒衣,送温暖

 

  来自:苏雅   时间:2007-11-26 12:23:47   

内容: 还不知道有这个说法呢.借此寄托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吧.

 

  来自:晴天小雨-可乐   时间:2007-11-26 14:35:09   

内容: 第一次听到这说法!

 

  来自:望舒草   时间:2007-11-27 8:49:26   

内容: 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

 

内容:

贴图:

贴图预览(VIP会员专有贴图)
       
 
 
《凡人琐事》
 
   2007年11月26日:送寒衣
   2007年11月25日:找一个得到俩
   2007年11月24日:美食美景
   2007年11月23日:城乡结合部
   2007年11月22日:感恩节感怀
   2007年11月21日:见好就收
   2007年11月20日:猜错了故事结局
   2007年11月19日: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