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镇有一条深深的小巷。小巷在岁月的沧桑中横卧了多少年,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那巷中的青石板路面已被岁月碾压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凹槽;两旁的屋檐、院墙也早已是斑驳陆离,古雅陈旧了。也许是因为它的久远,小巷被幸运的保存下来,成了小镇一处难再寻觅的古街巷了。 小巷不长也不宽,不美也不丑。在日益逼近的高楼大厦中它显得越来越孤寂,越来越冷落,越来越另类。我所以钟情它,实在是因为它陪伴过我的童年,象一个睿智的老人见证过我的一些悲欢喜怒;记录下尘世的许多浮躁或平和。更使我欣慰的是,它依然有着四季不变的风景,悠然的感受着岁月变换的节奏。 小巷的风景在四季是不同的。我最喜欢的是在暮春夏初——最使人慵懒和散淡的日子。阳光在巷中投下一条长长的荫影,在石板路上画出错落有致的图案。这个时候,人们就三三两两的斜坐在屋檐下、墙角边,或闭目养神,或纳鞋补衣,或吸烟啜茶,或观棋看牌。在这种时候,巷中是少有噪音的。偶尔走过一二个行人,那蹒跚而过的脚步声,就象和尚的木鱼,单调的响过来,又响过去,催眠着人们的夏梦。与人同眠的往往会是一只同样悠闲的花猫,趴在墙头眯着睡眼,做着同样的美梦。就是在这种平庸的日子里,墙壁上的爬山虎一片一片的悄然长大,绿叶密密麻麻的从墙头垂挂下来,就如一道绿簾在巷中的微风中轻轻的荡漾,这片绿不知绿了多少巷中人家的梦,带活了深巷刻意敛隐的灵气。 秋的到来,肯定会使走过巷子的人眼睛为之一亮。巷子中段是谁家的几株木棉开的如火如荼,大朵大朵的红花争先恐后的将花儿伸出墙外,在小巷的上空搭起一座花棚,招惹的人们由不得的流连忘返。其它的花儿是不见的,它们都隐在院落内,为得是怕冲淡了小巷的那份恬淡。但花草的芳香却不管不顾,飘过墙头,久久的弥漫在巷里,给过往的人们留下一份揣摩。 如果说夏日的绿荫和秋日的红棉是小巷最醒目的色彩,那么,冬天的白雪就要当仁不让的成为主角了。雪霁之后,路中间的积雪会很快消融,但巷子两旁的积雪却怎么样都要依依不舍的保留十天半月。从巷口到巷尾,两条白色的雪堆一直逶迤着穿门绕户。有孩子的人家会堆一个雪人,摇着主人夏天曾摇过的蒲扇。 到了早春,小巷也开始慢慢泛活了。沉寂了一冬的巷子苏醒过来。但早晨的青石板路是最顽皮的,它会蒙上一层薄薄的冰,那是早晨的露所凝结的。你要是不小心,滑滑的石面就会让你来个高难杂技表演。但它仅仅是短暂的,阳光一升起来,薄冰就会化成水渍,瞬间即逝。这个时候,只要有太阳,那怕只是很微热的太阳,人们也会走出家门,去享受久违了的春光,去看那墙角的数只腊梅是不是在凌寒绽放,有不有暗香浮动。 这就是小巷四季最为我记取的风景。从小,我就喜欢在巷中玩耍。最为喜欢的是在月夜,一轮明月把小巷分成界限分明的明暗两半。我们就躲在墙角,等着伙伴的寻找;或者在松动了的石板逢里去追踪蟋蟀的叫声;再不就是欢叫着,从巷口跑到巷尾,又从巷尾跑到巷口。那个时候,恐怕只有天上的明月和星星懂得我们的快乐。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小巷没变。小巷留给我们的是青春的羞涩,是月到黄昏的等待,是一个在雨中彳亍着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那种初恋的懵懂现在也许只有在青石板的缝隙中才找的到。 而今,儿时的伙伴都已经开始老了,但小巷还是依旧。还是那样的恬静安闲,还是那样的从容稳重。阴晴变化,任岁月淡淡流过;寒暑更替,任荣辱自生自灭,这就是小巷的风格,小巷的气度。 小巷深深,回忆亦深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