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才真正需要避风港,有了更多的呵护才更可爱,才成其为乐园,才可共御风雨,才不会失去幸福和欢乐。 家,是幸福的发祥地,也是演绎悲情故事的失乐园。 不知道有多少家庭要靠天真无邪的小孩来维系。家庭里,责任的内涵占据主导地位,构成家庭最后的堡垒。完好的家庭里,小孩一样要承担责任,不管愿意不愿意。那根联系父母的“红线”变得残旧了变得色衰了,小孩子便要去洗涤去缝隙,用那可爱的手用那童真的心。无论如何,这么样的家依然是幸福的发祥地。 家庭里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小孩的幸福,源于小孩的幸福是持久、温馨的,那些由浪漫和激情带来的幸福会被时光无情地消磨得面目全非。堆在夫妻之间的笑也许是一种习惯,习惯以笑容掩饰各自的心事。小孩能读懂大人们的笑,读不懂的是大人们的心事。读不懂也好,什么时候读懂了,便会像大人们那样怀疑所谓的幸福,怀疑笑着是否就是乐着。 在怀疑和疑惑中,小孩长大了,少不了要重复爱情故事。然后,在幸福中跌进另一个循环中,重复亘古不变的幸福。然而,重复的幸福也不尽相同:对幸福的感知和需求各不相同,幸福的起止基点也各不相同。不幸的家庭也是有相同之处的:放弃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或者无法承担难以承担的责任。当爱情故事变味成为悲情故事,幸福随之变得面目全非。失乐园的悲情时常令人望而生畏。 人类繁衍初始,原本没有家庭概念,母系氏族以群居为生存方式,以母系为核心,维系母系的最伟大不过的是繁衍。孩子出生了,不知道父亲是谁,于是母亲的伟大被空前夸大,哪还有父辈的地位。即便是出现了所谓的“家”,把夫妻关系固定了下来,可谁都知道,“家”的概念是逐步形成的,“家”的形成就是把男女双方关系固定下来的一个过程,过程中难免阴差阳错,或者男人花心或者红杏出墙。 家庭的一大特点就是夫妻双方对对方具有独占地位。就中国而言,一夫多妻制迟迟才被一夫一妻制替代,但在骨子里封建家庭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独占地位被动摇的可能性太大,所谓的幸福危如垒卵!向往家庭,寄予家庭幸福的期望,家庭被看做幸福的发祥地,正是进步的表现,社会由家庭开始走向文明,这个过程充满希望而无比艰难。 曾几何时,把尊重个性化尊重个人选择作为时尚,以至于弱化了社会责任,淡化了家庭责任,家庭乐园成为失乐园。当丈夫拥抱着另一个女人,当妻子像男人那样充当家庭暴力的主角,所谓的个性化还要走多远?独善其身大有人在,独孤未必不幸福。同居不婚成为新潮流,短暂快乐足以迷醉有情人。然而,传统与新潮,在抗争中总会走向和谐,在和谐中确立各自的位置。家庭亦然,需要抵御外界的诱惑及冲击,如此便会保持着原来本色,在稳定中给人予幸福的期望,哪怕其实并不如人们期望的那样。 一部轻喜剧《我爱我家》,尽是锅碗瓢盆绿豆小事,小事中却极显生活气息,演不尽的是家的甜酸苦辣,道不完的是“我爱我家”的真情。一个没有背叛和欺诈的家,谁人不深爱不珍惜?事实上,夫妻双方不约而同地会给对方一个“底线”: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可以原谅。所谓的“原则”问题说来十分简单:不背叛感情。一个美好家庭往往会因为其中一位成员的放纵而蒙上阴影,家庭会变得不再吸引人,一旦被轻视被丢弃,家庭仿如陷阱,令人避之不及。“我爱我家”,家是避风的港湾。可是,“家”才真正需要避风港,有了更多的呵护才更可爱,才成其为乐园,才可共御风雨,才不会失去幸福和欢乐。 尽管幸福和欢乐不一定要在家园得到,但家园绝对会给人予最大的幸福和最多的欢乐。只要懂得珍惜,便会是人们向往的乐园,乐园里的下一代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欢乐。乐园里孕育着新的希望,大人们和孩子的新希望,对工作和生活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