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老庄煮茶
时间:2006/4/10 11:12:58
|
内容:网络,也是人的世界。不过,这个世界的道德观、价值观等等对人的要求更宽松些,便如一个人独处,一定便会有了与处于人群里的不同。个人以为,在网络上的人性,无论是优、弱点,都是被放大了的。所以,人要‘慎独’啊。:) |
|
|
来自:北国风光
时间:2006/4/11 19:52:23
|
内容:网海无涯,何奇无有?精彩世界,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吃饭咬砂,有何为怪? |
|
|
来自:刺玫
时间:2006/4/16 10:40:26
|
|
|
来自:少波先生
时间:2006/4/23 7:35:10
|
内容: 我们老三届 作者/少波先生 昨天收到年友凭栏愚公的悄悄话,说他读了我在年轮上的第一篇日记,说这是真正的日记。他在我的这篇日记上留言说:“青春的热血,伟大的年代,壮哉的长征,激情的少波”。我在年轮上的第一篇日记是2004年11月发的,题目叫《长征日记》,是我40年前文革中步行串联时的即时日记,是当年我们7个红卫兵从北京步行走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真实记录。这是一段非常苦涩又极其波澜壮阔的历史。一片土地的沧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民族的盛衰兴旺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人的生活旅程也可以是一部历史。我在文革中的这段历史,是历史潮汐的一簇浪花,早在40年前就已经被淹没了。然而这簇浪花却始终在我的脑海中翻腾,这段历史影响了我们一生。 说这段历史影响了我们一生,一点都不为过。文革,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这里的“我们”,就是文革中的所谓“老三届”。有一篇文章,叫做《丑陋的老三届》,文章把文革的狂热和愚昧,文革的过程和后果都归咎于我们老三届,读后感觉非常可笑。文革那年我16岁,16岁是花季的年龄,是纯洁无瑕的年龄。我们根本就不懂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含义,根本不明白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基本定义。就因为那是党的决定,就因为那是毛主席的教导,就因为是祖国的需要,我们就满腔热忱、义无返顾地投入到文革中去,将自己的梦想全部倾注在共和国的现实与未来之中,把全部激情、智慧和力量都无怨无悔地贡献给了年轻的共和国。这就是我们老三届啊! 1966年夏天,一场突来的暴风雨打破了我们升学的美梦,一个好端端的学校突然变成了文的和武的战场。昨天还在讲台上倍受尊敬的老师,被打成了牛鬼蛇神扫地出门;一个个幼稚无知的学生,却成了学校革委会的主宰。许多无法无天的事在当时竟随处可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初中的英语老师杨达聪在批斗时被活活打死。文革的罪恶,能归罪于几个红卫兵吗?国家的灾难,能归罪于几届学生吗?不能。文革实际上是一场政治悲剧,是一个荒谬愚昧的观点被历史和社会的惯性推到疯狂地步的悲剧,这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可能阻挡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是读着毛主席的这段诗参加文革的。那时,我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充满幻想,激情满怀,做着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当然后人也永远不会做了)。我们燃烧着激情,燃烧着社会,同时也燃烧着自己。我们在充当着政治斗争的表演者的同时,也牺牲了自己,毁灭了自己。在共和国最需要的时候,我们挺身而出,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自己的未来,全身心地来关心国家大事。现在,我非常羡慕那些出自名门的大学生,而我如果不是那场文革,肯定也是硕士、博士!我们在共和国最艰难的时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舍弃大城市,雄纠纠、气昂昂地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垦荒戍边,艰苦奋斗。我的哥哥当年回老家威海插队务农,现在还留在威海。我的许多同学文革中去了内蒙建设兵团、去了农村,把宝贵的青春留在了那里。时代进入了现代化,我们在承负着家庭的重压之下,在两鬓染霜的时代,不得不艰难地进行知识化的改造。我是在30岁到业余职大读的大学,而许多同龄人是在40岁以后才得到了文凭。我们到了知天命之年时,遇到了改革的年代,我们为共和国支付国企改革的高昂代价,下岗、失业,却还要担负着养家活口的历史责任。我的同学中,现在还有许多人每月只有几百元的退休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要这句话形容我们老三届,我看是最恰当不过了。 在当今这富裕、现代、魔幻般的社会中,我们这些50多岁的老三届已经很不起眼了,社会的主角已经被二、三十岁的少壮派取代。但老三届绝不仅仅是作为历史链条中的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环节,恰恰相反,老三届人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各行各业、各种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工作和生存的需要,许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学成才。他们比一般人更能吃苦耐劳,更有责任感,更具信用的品格,也更容易满足。在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常常表现出识大体、顾大局的宝贵素质。与我同龄的海尔张瑞敏、青岛港务局的许振超就是我们老三届中的佼佼者。这也许是我们老三届给国家的一点不多的贡献吧。 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我们老三届这一代人在不寻常的历史中饱经风雨,历尽坎坷。弹指间40年过去,如今这个群体中最小的人已经过了天命之年。现在,当国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的时候,老三届中的绝大多数,此刻却已走到了人生途中一个边缘的驿站——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其实我的一些同学已经永远走了。我们感到幸运的是,我们的共和国已经从40年前的疯狂和愚昧中走了出来,走向了光明,走向了进步。我们在有生之年,看到了一个民主政治的国家,一个现代富裕的国际,一个值得自豪的国家。我们感到幸运的是,我们的后代赶上了这趟时代的列车,他们也像我们当年一样,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地从事着祖国伟大的事业,同时塑造和磨练着他们自己。在他们是幸福的。 今年是文革40周年纪念,谨以此文献给老三届的同龄人。
|
|
|
|
来自:闲人张大姐
时间:2006/5/3 18:58:32
|
内容:生活真美好! 网络世界真精彩!。 欢迎你,同龄人! |
|
|
|
|
|